三个儿子的离开,为这个家笼罩了一层厚厚的乌云。父母虽然遭受了重重的打击,但信仰给了他们莫大的慰藉,天主的大爱抚慰了心灵的创伤。
五旬期一过,安息日后的第一天,耶稣的两位门徒走在去厄玛乌的路上。他们彼此谈论着这两天所发生的事情,耶稣亲自走近他们,并与他们同行,他们却没有认出耶稣。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谈论些什么事?”
中世纪初,就有了本笃会传教士,几乎整个欧洲的信仰传播都要归功于本笃会的传教士们。圣包尼费斯就是一个这样的传教士,是他把福音带到了德国。而圣奥斯定和他的会士们则把信仰带给了英国人。
主耶稣告诫我们说:“手扶着犁而往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路9:62)又对那个少年人说:“你跟随我吧!任凭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玛8:22)因为那个少年人回答说:“主,请许我先去埋葬我的父亲。”
最近读了河北杨二祥老师的《关于听命的问题》感触颇深,此文恰如其分的表达了我内心想表达却从未倾诉的心声。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错误的听命。
小时候在家乡望完弥撒的回家路上,常常听到一些偶尔进堂的老教友嚼舌,“你看看人家跪得那个直,一出堂门就不是他了!”“他还敢领圣体,谁不知道他呀!”“这人道理讲得忒好了,但事做得不咋地!”
偌大一个大名县城,超市、商场、店铺林立,听说只有两家文具商店,而我几年来走遍了整个县城,只发现了一家,那就是鼓楼外边的北关文具店。
德国人的赔偿行为,首先基于对那段罪恶历史的清醒认识和深刻反省,金钱只是一种象征。反过来,日本政府的行为就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了。
上海火灾的灾情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当我在网络上看到新闻的那一刻也是被惊呆了,没有想到结果会有那么糟糕,同样也没有想到在繁华的都市中,会有这样的灾情出现。
与人交往,包括同事、邻里、朋友关系以及一般所谓的公共关系,也包括由性和血缘所联结的爱情、婚姻、家庭等关系。这两者都是人看得见的行为,并且都有一个是否成功的问题,而其成功与否也都是看得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