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0年第四十七届普世圣召祈祷日文告
2013-02-27

当每位司铎和每位度献身生活者忠于自己的圣召,他们事奉基督的喜乐就自然流露,并邀请所有基督信徒回应成圣的普世召叫。

也来谈福传
2006-01-30

上世纪后期的梵二会议(1962-1965)再次给逐渐衰弱的传教行动注入了丰富的生命力,普世基督信徒的传教意识再次被唤醒。一时间,在基督徒世界再次兴起了一股强烈的传教热。

学者之声
2017-04-06

范丽珠教授(澳门大学):中国从改革开放后,宗教经历了恢复和发展的一个过程,如今基督信徒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包括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已经有数千万的信众,所以,基督教中国化和本地化,是中国教会日益成熟与自觉性的体现

叶兆澂 ——土山湾最后的传人
2017-10-19

老教宗一生为信徒们行降福礼不止千万人众,临终前却独独记得叶先生,记得中国,托人把他常用的一串念珠送到了上海。念珠面前,叶先生不单是虔诚,更多是自豪。

《爱的喜乐》劝谕与教会训导一脉相承的原因
2019-06-06

她开门见山写道:「《爱的喜乐》宗座劝谕的出版引发了神学家、哲学家、牧者和平信徒的不同反应与讨论。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这份文件是否符合教会在道德与圣事方面一脉相承的教导,或者它构成一块裂痕?」

基于信仰的慈善在战“疫”中展现文明之光
2020-04-10

例如,在参与朱晓红老师发起的对意大利捐助活动中,除了天主教信徒外,还有不少佛教徒和其他信仰者,当然也包括许多无信仰者。二是超越时空。专业的慈善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基于信仰的慈善则可以促进文化的交融。

特稿: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一)
2020-06-01

医院里牧灵关怀部门有清楚的分工,每个人负责自己的所属的专区及所属宗教信徒病患。

新版《教理讲授指南》导言
2020-07-14

在这些多重的标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以信徒和他们生活经验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的重要作用;真正奉献意义的重要性;重新发现内在的美并唤起人的灵性。

《众位弟兄》:教宗方济各的社会通谕
2020-10-05

可见,宗教间的和平道路是可行的;为此,需要确保宗教自由,这是所有信徒的基本人权(279号)。

读经灵修的态度
2007-05-10

我们不会因为懂得宣讲、引用、诠释圣经而自然变得灵性高雅起来,只有那些被上主言语感化的信徒,才在生活上展现出“道化成人”的生命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