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叔父祝圣后的第一个春节,这是我们孩子们盼望已久的日子,我是那样地渴望着它的到来,在那一天我就可以得到一份压岁钱。在那个年代能有一份压岁钱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啊。
五岁的时候,我住在祖母家。她是虔诚的基督徒,给我讲了许多《圣经》里的故事,还有这么多年来发生在她身边的天主的见证。可她太心急了,讲得越多,我越迷茫。天主的形象在头脑中变得越模糊。
望着眼前这幅洋溢着幸福的照片,回忆的门扉缓缓打开,缕缕不绝的思念升起,那沉重的亲情更使我悲痛的心响起铿锵的回音,将我带回那难忘的日子……一九九八年九月,我刚发初愿,正在高兴地度“新婚蜜月”之时,突然接到姐姐的电话
这样的背景,徐光启哪来的机会去认识最摩登的传教士阶层,去接触最新锐的中西思想碰撞的火花? 答案是:一次应聘。
我把我的热水袋递给她,问她家在哪里,怎么这个时候还在外面。从老太太的回答中,我依稀了解到她与儿子拌了嘴,是从家里跑出来的,同时,我发觉她神智不清、逻辑混乱。可以断定,这个老太太精神不健全。
想起主教那笑容满面的慈颜,想起那一句句质朴但睿智的平凡话语,想起和主教在一起的日子,我的泪水就禁不住地流了出来。
我出生的小镇,位于北京郊区,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著名的"二七"大罢工就发源于此。儿时的记忆,是在解放初期,觉得镇子不大,却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罗马式教堂。
我出生在一个外教家庭,父亲是当地颇有名的二道先生。我有两个哥哥、一个小弟,因一次特殊的召叫认识了主。我领洗后,想修道跟随主,却遭到全家人的反对。
来吧,到爱基金协会来工作吧,这儿需要你这样有爱心的人。我是爱基金协会的创始人,我相信你能把这个协会管理好,能把基金使用好。
梵二会议与中文弥撒梵二之后,我所在的教堂的第一台中文弥撒拉开了教会发展的序幕。我还记得当时的本堂神父在祭台上做弥撒用中文念,我们几个教友在下面很生硬地应和,有时也奏着新曲,练着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