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接纳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容貌,自己的能力,乃至家庭背景。而能够快乐地接受自己的前提,则是客观地“认识自己”。
在我们教会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个神父好,那个神父不怎么样……虽然教友不应该随便议论神父,但这种褒贬的声音却反映出一个教友的内心世界。广大教友都盼望有一位好牧者,希望自己的牧人能努力地相似耶稣。
在致迦拉达书信中他又进一步说明了“爱的行为”在基督生活中的生命性。“连信德如果没有出于爱的行为,也是死的”(迦5:6.22)。
今天我们继续介绍最新的三篇默想道理,即2月27日下午的一篇和28日上午的两篇。27日下午比菲枢机主教的道理主题是《弗拉季米尔‧索洛维约夫的先知性警言》。
随着对二战电影热度的不断升温,我的观影量开始暴增,1998年,一部电影的出现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上主。
我在新年之际踏上了从沈家门开往虾峙岛的客船,开始了三天的朝圣之旅,与芥子同心组的弟兄姐妹们一起追寻主耶稣的足迹。
今天收到好朋友保禄发给我的消息,他的港大博士申请成功了,他的心情特别好,我和他一起感谢赞美天主。回想从申博开始到如今的成功,无不与天主的祝福相关。我与保禄教友相识于网络,已经将近十年了。
我这些年有一个很大误区,喜欢荣耀的耶稣胜于喜欢苦难的耶稣。教会是充满爱的场所,在教会内有天主恩宠,有世界上无法找到的欢乐,“没事偷着乐”吸引着我。
抓住当今教友误解“末世”及“渴望传教”的心理,以“望教友”的身份来“邀请”人们到他们的地方去给更多的人“讲道理”。
念经是我们教会传统的祈祷方式之一,是战胜三仇的有力武器,修德立功的重要手段,为自己为别人向天主求得恩宠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