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下车时,正看到一个瘦弱的老太太背着满满的一筐木柴迎面而来。会长给我们介绍,这就是我们将要走访的主人的妈妈,今年九十岁左右了,一直照顾着瘫痪的儿子。
但由于人们的身份、地位、处境以及思维、推理和观察问题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因此也就导致了三观的差异。
这真是美妙的遗言。只有认识到死亡的意义,才能这般快乐的生,才能这般快乐的死。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生命的逾越,这就是基督徒的生死观。
去年7月份,应一个小姑娘的邀请的我去了一趟山西,说起和小姑娘的认识,缘于一次不曾经谋面的“相识”。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事物最终都会好起来的。”
依13-53:12;希4:14-16,5:7-9;若18:1-19:42苦难中的天主子耶稣基督,十字架上的主耶稣,常常是我们所面对的“痛苦的哑迷”,也是许多人接近主耶稣的“绊脚石”和“愚妄”(格前1:23
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的启示从1910年代到1930年代,中国现代科学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里面,都有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影子。有很多自然科学的学科建设,科学家起步的时候,总在一个时候得过它的资助。
情人节的上午,我独自去逛花店,在这个充满浪漫与温馨的日子里,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到花店去欣赏那一枝枝含苞欲放、鲜艳欲滴的玫瑰。谁说能在情人节拥有一枝玫瑰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但是,对于天主的公义和教会应当承担的正义,却宣讲不够。《圣经》告诉我们有爱人如己的社会使命,但爱的定义包含着秉承正义。那么,什么才是基督徒的正义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逐一阐释。
17岁正是多梦的季节,17岁的我心中也有一个梦:做一个“兵”,不管什么样的兵,只要是兵就好。那夕阳下的英姿、那诱人的迷彩、那嘹亮的军号、甚至那出操后粘粘的一身臭汗,都成了我做梦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