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又遇3年自然灾害,犹如雪上加霜,年幼的儿女缺吃少穿,饥寒交迫,家庭生计都难以维持……在诸般痛苦磨难中,他仍不失对天主的纯爱和绝对信赖,常常哭求天主使自己能够坚强不屈,甚至为义致命……在教会遭难的情况逐渐缓和之际
39名青年参加了培训,他们大都来自于老教友家庭。本次课程设有礼仪、教义、圣经、圣事、圣召和音乐。由三原教区的宋神父和延安教区的张副主教主讲。
此外,在修院也日渐发现共融和团体的价值,司铎们也组成协会,这非常有助于建立家庭的气氛,增进司铎之间的深刻友谊。
——记耿廷银教友二三事在河南省商丘市北堂,有一位出身于天主教家庭的耄耋老人,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的微薄积蓄全部置换成圣物奉献给了主内的兄弟姐妹,受到广大教友的好评,他就是耿廷银教友。
我有个想法:假如他生长在教友之家,从小受到教理的熏陶,以及耶稣关于神贫乃真福等教导的教育,家庭贫困问题,嫌贫爱富之风,就不可能构成他心灵上的重大影响,也不可能导致他的心理异常,因此他的悲剧也不会发生。
相信我们都能听到或看到这样的媒体报道:某某大学生,面对落榜,因没有耐力和信心,而自杀了;有些家庭不幸的男女,因痛苦和悔恨,没勇气去努力改善,找回初衷,而去寻求死亡来解脱;面对下岗失去了工作,有人觉得无法生活
例如:我有幸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里,自幼就受到圣洗圣事的恩典。从小起,就在教会学校里念书,一直受到宗教氛围的熏陶。我的妻子原在徐汇女中读书,在修女们的培育下成长。
为此,敬请各地神长教友,立补敬礼之不足,更补赔补凌辱之缺乏,掀起一个持续的奉献自身心神、奉献家庭、奉献教会、奉献祖国与耶稣圣心的敬礼热潮,以期早日实现圣教广扬、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个家庭因敌对而破裂,一个国家因敌对而灭亡,世界因敌对而毁灭。而最严重的敌对就是毁灭世界的战争,因为处於敌对中的人没有能力坐下来说话和谈判。要知道,分裂之後,便是死亡。教宗特别谈到希望的主题。
兰神父在庆祝会讲话兰哲一神父1927年4月15日生于陕西省富平县花荫乡花头兰村热心教友家庭,于1940年进高陵通远圣母无原罪小修院,1955年7月25日年晋铎后被派往礼泉县茨林堂区从事牧灵工作,兼管仪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