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快乐的往事,我已听了多次,尤其是当外公于2006年11月金秋去世前的一天里,仍兴致勃勃地向我谈起,致使此刻的我认为是上主要我来传达一种信念:人,哪怕无权无势,只要正气在,一腔热血在,就可以去帮助他人
传福音总是在“教会”里进行,也就是在一个团体里,不是劝人改变宗教信仰,因为那不是传福音。事实上,传福者总是传递他或她所领受的。
而且,他坚持这一事实,即“我蒙召为宗徒,并非由于人,也并非藉着人,而是由于耶稣基督和使他由死者中复活的天主父”(迦1:1);天主从母胎中选拔了他,在各国传福音(参迦1:15-16)。
诚然,正如圣依纳爵所说:“因为不是知道得多,而是内在地意识到并享受事物,这才使人满足。”
这些人同一些妇女,及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并祂的兄弟,都同心合意地专务祈祷。答唱咏咏八六,1~2,3,5,6~7答:天主之城!人们论及你,曾经说了许多光荣的事。
李修女感叹:人未到的地方,耶稣自己先来了。一行人对这现象都称奇,觉得不枉此行。吃完午饭,同行的来自香港的林姐问我下午安排到哪里探望麻风病人,我张大了嘴巴:“没有安排去麻风村啊!
耶稣升天后第十日,圣母玛利亚与宗徒们聚集在晚餐厅祈祷的时候,圣神以猛风的声音而至,随火舌的形象而降临在每一个人头上,同时赋予众人通晓万国方言,使他们口说的话语如同火一样的闪耀,无所畏惧地去天涯海角传扬福音的德能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信仰者才能逐渐地认识到:这些人通过他们自己因不被倾听和理解所感受的痛苦,使我们得以略略窥见天主的心。
天主本性仁慈,本来就爱宽赦人的罪。出谷纪称天主为「慈悲宽仁的天主」,说他「缓于发怒,富于慈爱忠诚」;又记录了梅瑟的一篇祈祷经文。
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撒慕尔纪下第5章第1到3节,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第1章第12到20节,圣路加福音第23章第35到43节;先后涉及耶稣基督的王权在旧约中的预像,它的无始之始的根源,及其在十字架上的实施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