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与王储私下交谈约20分钟,并在贵宾簿上签名留念。教宗写道,感谢贵国的热情款待,恳求天赐和平与友爱团结之恩。在告辞之前,教宗与王储互换礼物。教宗送的纪念牌上描述的是圣方济各与苏丹王1219年的相会。
私人迷信,迷信神秘,这就导致迷信关系与社会交往关系彼此对立的前提。身心危机是私人的,解决方式也是私人而神秘的。私人迷信成为对神秘个人的信赖,因此而失去了对社会的信靠与了解。
从理性来看待这个问题:幸福感始终决定于人的欲望的大小与实际获得的价值。即幸福=拥有/欲望,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幸福的程度是与拥有成正比关系的,拥有越多,幸福度就越大。
闭幕辞亲爱的各位朋友:“宗教与环保”学术研讨会现在就要闭幕了。在过去的两天,我们的环保专家、学者和宗教界同仁欢聚一堂,就宗教与环保、宗教对话两个相关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愿祢受赞颂》通谕另一版本封面(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9月3日上午会见了一个法国环保团体的成员,与他们促膝谈心。这个专家团体与法国主教们合作,共同省思有关《愿祢受赞颂》通谕的主题。
2.核心内容:《父亲的心》宗座牧函目前还没有中文译本,从英文及意大利文的文本来看,此牧函共有9部分,除了前言与结语(含教宗所撰写的一篇圣若瑟祈祷文)两部分外,剩下的七部分是牧函的核心,核心内容是教宗方济各所罗列的
在耶稣每天的生活中,“祈祷、与父的密切关系占据首位”。祂“受父的派遣来到我们当中,为我们履行使命”。
经过一段不可知主义的——什么都不信的青春期——在大约二十岁的时候,玛达肋纳与主相遇,被一些有信仰朋友的见证所打动。
(路23:34) 最深的爱:爱里包含怜悯与饶恕。 因为爱,方有怜悯,不忍他们因此定罪。因而,不单自己饶恕他们,且要祈求天父赦免他们。主不愿任何人丧亡,只愿众人回心转意。
灾民们和修女们谈心、聊天时畅所欲言,很放得开,没有什么顾虑,可见修女们的确与他们很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