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存这些历史遗产,需要特别的部门。《号角报》邀请教区历史档案及文物处办公室主任叶家祺,与我们分享该部门的工作,以及保护与修复档案文物的种种挑战。
5月11日第62届普世圣召祈祷日,天主教澳门教区下午三时整于主教座堂举行感恩祭,特别为普世及本澳教区圣召祈祷,由教区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礼,多位司铎共祭。
〖天主的人情〗,他纯真、豁达开朗的心,他是一个有情的天主;他是爱世人爱到底的天主;他是〖与罪人为伍的天主〗;他是寻觅丢失的小钱〖一个拿扫帚的天主〗;〖天主的幽默〗列举了旧约中三松用三百只狐狸报复培肋舍特人
堂区假若活不出福传所特有的灵性活力,便会陷入画地自限和墨守成规的危险,只提出一些或许只适合一小撮人的空洞经验,却已毫无福传味道和传教力量。
根据《圣经•四福音》的记载,当耶稣复活了纳因城寡妇的独子、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死后已被埋葬四天的朋友拉匝禄等,他都用了起来(路加福音7:14,8:54)、出来(若望福音11:43)这样令人惊喜而又催人向上的语言
中世纪出现的至今仍传习不衰的卡巴拉生命之树,是由犹太秘教的神学家们根据圣经《创世纪》的生命树、知善恶树,和《启示录》的启示推演而来。
1福音中的三位同名女性被严重混淆,即玛利亚·玛达肋纳、罪妇(路7:36-50),以及拉匝禄和玛尔大的姐妹玛利亚。
这不得不叫人这样设想:圣若望宗徒一看到坟墓中没有耶稣遗体的各种现场迹象,立刻觉察到耶稣的身体不翼而飞,这绝不是人为的事,而且,耶稣的复活也绝不是恢复现世常人的生命而已,就好像拉匝禄的复活一样。
面对着他的朋友拉匝禄的坟墓,耶稣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若11:33-35)。保禄把死亡看作是一头带有毒刺、桀骜不逊的怪兽(格前15:55)。千百年来,人们从圣经的开头找到了对这个问题的似是而非的答案。
关于杨森主义和白拉奇主义的思想教宗在牧函中也提到,在帕斯卡的写作中涉及天主的恩宠与人的本性,以及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1656至57年,他受杨森主义者的委托为他们辩护,发表了18封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