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脑溢血后遗症,行动不便的石井村高姓老人,每天都会拄着拐杖,爬行几千级台阶,坚持到达山顶圣堂,安坐圣母身边祈祷。许多身有残障不能行走的老年人,也由子女亲属用轮椅推着来朝拜圣母,祈求恩典。
甲:天这样高,能听得见吗? 乙:当然听的见,这就如我们祈祷一样,无论在何处主耶稣都听得见。 甲:我问问你,祈祷好坏耶稣都听吗? 乙:当然都听,不过有一些只做参考。 甲:啊,祈祷也有参考的!
我若上升于高天,你已在那里,我若下降于阴府,你也在那里。”(咏139:7-8)无论何时何地,天主都能来到我们身边。但同时耶稣也对这种宗教情感加以肯定,那就是说:并不是任何地方都能朝拜天主。
一定是他的「可信度」高,使人感到他的话是「爱」的真心话,虽然「逆耳」却是「忠言」。(我们有需要听「悔改」这逆耳之忠言吗?)
又过了十年,一八八八年,才在圣堂正面两侧又加建两座高九十九公尺的钟塔。这座美国有名的圣堂内部装饰也非常精美,有彩色的古典玻璃窗,有许多白大理石雕刻,还有一部有七千支不同尺寸琴管的管风琴。
她头发花白,个子不大,约一米五高;她和蔼可亲,脸上总是灿烂如花,岁月刻下的皱纹清晰可见;她的眼神里透着大山般的坚定,眉宇间流露出慈爱和宁静;她的声音明亮清脆,在弥撒中仍能听到她引吭高歌;她戴着一顶无檐的布帽
最新的这扇圣门高3.6米,宽2.15米,是托斯卡纳雕塑家维科·孔索尔蒂(VicoConsorti)用时九个月的青铜作品。
王守礼神父和裴德思神父相继担任当时的院长。遍及212个偏远乡村的400多名中国神父和传教士,以及相同数量的修女服务于600多个传教站。他们照顾在当地小区的伤病者,病情严重的则被转送到绥远医院。
他们一定思想过基督用比喻反复讲的那些话,就是他必须去耶路撒冷受死,然后复活。基督一再说自己必须到耶路撒冷受死,然后复活,当时的人们一定以为耶稣是在说寓言。
然后就是穿插第二节布道又开始了,这次是由教友李瑞思宣讲,主要宣讲了天主在天受光荣,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的主题。她那真情感人的话语的分享使人感到基督对人类的深情大爱,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