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表示:“祈祷的人从来也不会弃这个世界于不顾,如果在人的祈祷中不聚集人类的喜乐和悲伤、希望和焦虑,那么,祈祷就会变成个人精神生活的‘装饰品’。
接纳是体验天主临在及兄弟友爱的机会。教宗表示:福传使人强烈地感觉到需要接纳、走近人群,它是共融的最初标记之一。我们都蒙召去见证在自己生命中遇见了基督。
疾病缠身,命悬一线的若望神父2025年9月中旬,得知苏神父平安出院的信息,我即刻登上了发往古城西安的列车。推开门时,病房里的光线比想象中更柔和,却照得神父的身影愈发单薄。
没有人可以对那些罪恶的声音、罪恶的情景、罪恶的感觉做到绝缘。这种状况像我们显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图景:基督徒们被基督宝血洗涤,但是由于深处于罪恶的包围中,不断的被罪恶所蚕食。
他们所处的环境是被沙漠和风霜包围的中东地区,背景是简陋的马棚,焦点是一个陈旧斑驳的马槽。观众是几位贫寒的牧人,嘉宾是三位贤士,他们每人奉献了一份礼物。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圣诞节既无光彩也令人难堪。
在今天的中国教会,一批传教员们的生命中迸发出了献身福传的绚烂火花。
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为了在中国的天主教,我会效法利玛窦神父的精神,学懂得国人的酱缸文化。这酱缸文化,在柏杨的笔下,被描写的淋漓尽致。
教宗怀着基督信徒的信德和对圣母玛利亚的敬爱前来,他以他这第7次意大利以外的牧灵访问作为一次朝圣之旅,而玛利亚采尔圣母朝圣地则是这次朝圣旅行的象征。
教宗本笃十六世宣布2012-2013年为「信德年」,「提供新动力,整个教会的使命,带领人走出沙漠,他们经常发现自己,在生活与基督友谊」的地方。
基督名叫厄玛努尔,他不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不了解人的困苦甘甜,不能同情人之弱点的神,而是在各方面都与我们相似(希4:15)的没有把持神之尊位(斐2:6)的人,是与人同在的神:他经历过人所经历的一切,甚至包括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