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羡人得利责己妒心一般来说,梦中的人是无法掩饰自己的,梦中的自己应该显得比清醒的自己更加真实,灵魂深处隐匿的东西,或好或坏、或善或恶、或优或劣,因无所顾忌而放任自流,其本性自然暴露无遗。
每一个友人的去世都会使我们感受到深刻的痛苦,因为我们感觉到在死者身上具有某种不可言传,唯他独有的本质,因而他的去世成为一种完全的、无法弥补的失落。然而,相比之下,失去亲人之痛就更是痛断肝肠了。
现实中,教会我们淡定的往往是经历,当我们痴过、嗔过、伤过、痛过、爱过、恨过……我们的心终会归于平静,会因这些经历而变得成熟,会在这些经历中学会如何去控制自己的心与情绪。
——教宗6月1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强调了这一思想你一定会因这两种美德而受到伤害,被打耳光,左脸和右颊都不能幸免。
教宗列举了因冷漠而造成的种种问题,指出天主从不冷眼旁观,而是慈悲为怀,亲自予以介入。为此,教宗勉励世人进行心灵的皈依,从而精诚团结、关心近人、爱护弱小、赢得和平。
犹太上层被称为主耶稣的敌对者,是在路加福音13章17节,当时是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一个因附魔腰弯了18年的女人之后(路13:10-17)。在那里,主要是指一些反对耶稣的犹太人。
有许多身患重症、绝症的病人,因圣水泉的水而得痊愈,有更多的人来此朝圣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在露德山洞和圣母圣堂,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主教神父们奉献弥撒圣祭,且一台连着一台。
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兴趣,因为人是按天主的肖像受造的,所以才创造出各种美丽的产品,发明各种新奇的东西。
以色列的伟大先知梅瑟在说:我们的寿数,不外七十春秋,若是强壮,也不过八十寒暑;但多半还是充满劳苦与空虚,因转眼即逝,我们也如飞而去。(咏90:10)寥寥数句,道尽人生。
让我们重新思量人类第一次犯罪的黑暗时刻,受嫉妒蒙蔽而丧失理智的加因杀死了弟弟亚伯尔(参:创四8)。就这样,万世万代便满是暴力、战争、仇恨和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