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10:9)耶稣的门是敞开的,没有门槛。信仰之门是耶稣为我们开放的,可是我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加高了门槛,使那些想进门的人望而生畏。笔者亲历了一些事实,供教会成员思考,是不是该拆门槛,能不能用爱心去拆?
生活中常能感受到天主的同在。我常祈祷说:我一直生活在你的恩典中,而却无以回报。我急切地想做点什么,却又什么都不会,我很气恼自己的无用!
得知消息后,我第二天返回家中,站在遗体前,望着他安详的面孔,伸手拉着那已经发凉的手,也仍能想起昔日的温度。
充满着喜庆,洋溢着和谐,在2008年新年的第一天,温州教区苍南铎区龙港堂区鲸头天主堂全体教友终于盼来了他们久久以待的良辰吉日——新堂落成暨祝圣典礼。
在一个国家中,可以想象的不是由不确定的和危险的疆界所分开的两个民族,而是同一个疆域内处于相互移居状况的两个政治社区,它们通过一系列相互的外疆域性表示相互关系,而其指导性概念已不再是公民的权利,而是个体的避难权
「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在天主眼中,所有的人都是活着的。」
早期一些从台湾到美国的留学生教友,在60、70、80年代里自发性地成立了许多信仰小团体,藉着读经祈祷,信仰分享成了一个小型的教会。
圣母谢主曲的传教精神圣母玛利亚的谢主曲打破犹太人传统的思想格式和方法,变成了天主显扬自己和他在世行动的转折点。由玛利亚向未来世代所宣布的新讯息,惊醒了人类的良知,这是以色列人从前所不认识的。
耶稣的至圣之心啊,是神灵奇妙的仁爱之泉,是天主圣三辉煌的华宫宝殿,也是世人脱离罪恶的掌控,获得重生的根由本原。祢的至情沉酣于义理真道,乃至鲜血淋漓;祢旺盛的意志力,震古铄今历久弥坚无休无息!
撒玛利亚人原是被犹太人卑视的「仇人」,而慷慨帮助那落难的犹太人的不是犹太人的司祭和肋未人,而居然是一个最无可能的撒玛利亚人!换句话说,这「好心的撒玛利亚人」是一个「好心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