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一方面﹐其他宗教的信徒人数增多﹐堂区团体难以接近年轻人﹐标榜着个人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生活形式盛行﹔另方面﹐有许多人在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一个不会破灭的希望。对这一切﹐我们不能漠不关心。
无论是修会团体或者个人圣召故事的生活点滴,都出自于天父的慈怀,为我们铺上了恩典之路迈向永恒的爱,并邀请我们发挥博爱的精神为天主最爱的小兄弟们服务。
她解释,印度教传统和典籍「容许我们从任何信仰或团体拣择自己的宗师」。众学生都同意他们有权奉圣依纳爵为宗师,并庆祝其瞻礼。她说,但学校的耶稣会士却感到为难,认为印度教学生庆祝此瞻礼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玛25:40)一个主日的爱心奉献,不但不会影响您的教区和堂区的发展,也不会为一个家庭和当地教会带来多少负担,相反,爱心活动能激发每一个人的奉献意识,培养大家的大公以及合作精神。“施比受更有福!”
他来到世上不仅是为了拯救人的灵魂,更是为了建树一个爱的团体。让天主的慈悲和爱成为有形可见的,就是说让天国降临人间。基督是教会的头,教友是肢体,使肢体相互补助,各尽其职,在爱德中不断成长。
教宗特别安慰和激励伊拉克、印度等国家及地区中倍受暴力迫害的基督信徒们;呼吁有关国家政府立即采取果断的行动,“制止此类不宽容和迫害行为,补偿基督信徒的损失,特别是教会宗教活动场所”所蒙受的损失。
教会举行耶稣苦难、圣死与复活的奥迹,不仅在纪念过去的历史,因为这些奥迹为今天的人仍然具有意义,人们同样能够从这些奥迹汲取生命的恩宠食粮。
没有弥撒,教会隆重的公共祈祷的主日,就不是真正的主日,缺乏的正是主日的心脏,它也是照耀一个星期的光芒。”祈祷,却也聆听和分享。教宗突出了从小关怀有需要的人是多么重要,幷且也要关心我们不喜欢的人。
通过群主给大家的解释,让我们能够学到许多的知识,同时也明白了我们自己对信仰知识的匮乏,对耶稣基督、对教会认识的不足,所以,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才可以更好地恭敬天主,传扬天主的福音!
由于人类是个大家庭,如果我们想要在和平中生活,就不能不从家庭团体所赖以建立的价值获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