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主子耶稣基督的“视野”和祂“降生”与“复活升天”的广度中,我们基督徒在对人和所有受造物的认识上,是更全面的、更深刻的和更有关系性的。
巴黎中华圣母堂举行的敬天祭祖礼在我们的传统中与天主相遇(2007年2月6日,农历新春)今天是春节。
他深切的体验到当时读完这一节,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溃散了阴霾笼罩的疑阵。(《忏悔录》卷八)突然间对于抛弃虚浮的乐趣感到无比的舒畅,过去惟恐丧失的,这时却欣然与他断绝。
如果你家有圣经,可以看一下有关‘饮酒要有节制’的片段,德训篇31章32-42节,如果圣经是思高版的在1122页。
我们要有效地传播福音,就必须吸引世人参与逾越节奥迹,即生命是以复活的主基督圣神的力量,从死亡而超越死亡,然后光荣复活。就像大公会议所声明的,未来属于那些可以为下一代提供生活与希望之源泉的人们。
我们希望万物更新,一个新的五旬节,教会的新时代的确能来到。 教宗接着说,那时我们希望教会能成为明天和今日的力量,希望教会同世界优秀的力量重新联合起来,开启人类的未来和真正的进步。
因着为全人类的利益而善用这力量的需要,促使我在这第一封为大众传播节的文告中,简短地来反省,媒体作为促成传播、共融与合作的网络之概念。
画中的三位女性教友手执杨柳小枝应合了《若望福音》12章第12节的内容:第二天,来过节(逾越节)的群众听说耶稣来到耶路撒冷,便拿了棕榈枝出去迎接他,喊说:‘贺三纳’!
跟我们对话性相关的就是我们的建设性,我们这个会议我觉得,我说句实在,以前我也参加过很多NGO机构搞的会议,也包括老龄领域,大家的态度都是一味批评,指责,但是看我们这个气氛,大家都非常积极,非常建设性,这是节我最大的一个感受
教宗方济各对今天基督普世君王节的讲道,集中在我们信仰的根基。「在读经二,由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给我们对耶稣为中心地位提供了深远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