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每个人的步伐:这是同道偕行的精神针对司铎守独身制等“还没有定论的”议题的投票结果,几名记者作了提问。对此,格雷奇枢机解释道,有些议题缺乏全面的共识,另一些议题还有一段路要走。
在随后的年代里,宗座神学研究院作为学者的机构,一直针对“尤其重大的神学议题进行探究及深化”。教宗方济各认为,如今该当修订规范其活动的准则,“使其更适应当代赋予神学的使命”。
述职就是教区主教要向教宗讲述五年来他的教区的牧灵状况,当地教会所处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以及未来的展望,同时听取教宗针对问题的指示。莫桑比克于一九七五年从葡萄牙手中独立。
关于这种现象,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发表的今年世界和平日的文告中,针对妇女不够受重视的现象指出:“在某些文化环境中依旧存在的某些人类学观点,这些观点仍然深深地把女性置于男性的任意摆布之下,造成对妇女人性尊严和她们行使基本自由的侵害
我只能希望这是战略宣传,而非针对真实可能事态的一种“警告”。至于圣座“内心的忧虑”,我认为它忧虑的是,这悲惨局势的不同主体更加封闭在各自利益中,而不尽其所能去实现公正且稳定的和平。
针对今天的人类,教宗指出,人类不能屈从于利己主义和暴力的消极势力,不该在造成死亡和令各族人民的未来冒风险的冲突面前见怪不怪。
针对这种现象,教宗呼吁所有信徒都必须回应传教的感召,因为为教会生活而言,传教是必要的回应。事实上,传播福音工作为教会是必要的,不能被视为众多牧灵活动中的一项。
之后,针对保留给圣座教义部审理的罪行,相关法规也进行了修订。扬诺内总主教阐明,所有的法条都更加着眼于“尊严受侵犯者的益处,以及在遵守法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公正’诉讼的意愿”。
这份文件针对度默观生活的女性,提出女隐修院的适当培育、自主的特定准则,以及结成联会。文件对一般的奉献生活提出12个省思题目,并作出14条规定。
我曾写过一篇《加强宗教教育为构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的文章,刊登在《中国天主教》第二期上,我当时认为宗教教育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平信徒。现在我倒觉得宗教教育应该首先针对我们教会的神职人员,其次才是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