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主义的存在,除去个人修养问题不说,还在于主教和司铎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个别教会、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关系。先澄清一下这三个概念。
本地儿童约40人参加。在当地掀起了福传的热潮。同时也受到的教区主教的关注和支持。
11月下旬,教区李镜锋主教发表司铎年将临期牧函,运筹帷幄,对全教区冬春季的牧灵福传做了全面部署安排,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前段时间应邀到天主教北京神哲学院做公益项目实施能力培训讲座,院长神父在送给我的书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司铎的生活应该是第五部“福音”,让教友随时可以参考。这话说得太好了!福音是我主耶稣生活的呈现。
讲话中,综合1963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讨论和颁布《礼仪宪章》的背景,就礼仪宪章实施50年来作出反省,包括信友主动参与礼仪、本地语举行礼仪及经文翻译、本地主教对礼仪更新的强化角色、本地化何去何从、罗马弥撒经书的修订
目前只有2位神父服务于闽西,而且都不是本地的。所以神父也鼓励教友们能慷慨的回应天主的召唤,希望能有本地的神父为闽西教会服务。为了推广、支持圣召,教区设有常年招生活动。
波德诺内教区佩雷格里尼主教与本地政要出席了开幕式。意大利多家媒体以“跟随刚恒毅枢机的脚步了解中国”为题,对此活动予以报道。
他们来到圣地,除了对那些神圣场所是一种鼓励,也因为他们经常参加圣地堂区的礼仪,与本地教友相会,这对本地教友社团也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和鼓励,令教友社团重新有希望。
与此同时,教会也改变以往的做法,尽可能地在民众参与的弥撒中采取本地语言。但我们许多教友还一时无法领略“参与弥撒”的意义,仍只停留在“望弥撒”的层次。
我原本在基督教堂听道多年,偶有幸结识了本地天主教堂的两位修士,才怀着探究的兴趣来到天主教堂,一来就被这里庄严、肃穆、崇高的气氛所吸引,再也没有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