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已经三年了,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的工作团队,拉拉队成员达3万人,遍布全国各地。
这些教区的主教最初有远见,大量培养人才,直至人才在本教区的各机构似乎已经饱和时,便不再继续培养新的人才了,因为他们觉得,一方面应该集中精力发展本教区,另一方面英雄将无用武之地。英雄真的将无用武之地?
艾田最初是通过某位中国人所写的一部论述欧洲的书而读到有关利玛窦的情况,仅仅知道他信奉唯一神,而就此以为利玛窦是梅瑟教法的传播者,可能与自己同属于一个宗教。
序言的内容主要是一首「基督圣歌」,然而整段经文的形成过程大概经历三个传统流传的阶段:最初是一首旧约时代就已存在的赞美「智能」的诗歌,后来基督徒的诗人在瞻仰「圣言——基督」的过程中得到灵感,将这首「智能诗歌
在世纪交替时,他们还受邀到上海复旦大学讲学;最初三年(1998-2000年),他们在春季时去上两周的讲座课;之后每年秋季去上一学期的课程,一上就长达九年(2001-2009年)。
最初为教友段天恒的四眼石窑,以后迁往北山鱼池旁十间房内,1900年义和团运动前,村内盖起教堂,于是,敬礼活动迁入新堂。1932年榆次教区由太原教区划分出后,榆次教区主教富济才于1939年建现时教堂。
刚开始给教友带来了很多的改变,但在最初的两年里,效果太慢,一个人独来独往。可是不知道有天主在陪伴自己。
教会最初并没有朝圣的习惯,随着教会对信仰的探索,灵性生命的逐渐成熟,朝圣活动慢慢在教会信仰生活中兴起了。
建筑第一个圣堂(由阿吉类和佩雷格里纳’CristobaldeAguirreandTeresaperegrina赞助)最初,这里只有一个木十字架,以石头为基座,用以永久纪念胡安·迭戈第一次看到圣母。
复活的意义在早期信徒的生活当中曾产生极密切的影响,有关复活的实情写在他们的墓碑上,又写在基督徒逃躲大屠杀时藏身的地窟墙壁上,并出现在基督徒的赞美诗中,复活也成为在最初几个世纪辩道中最热门的题目(宗徒们宣讲的主题就是耶稣的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