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洗礼仪中60位慕道者接受洗礼,加入了教会大家庭,从此开启爱主爱人的信仰生活,努力见证福音,最后神父祝福了人们带来的各种食品。
问:这两位小小先见者的圣德给我们带来哪些见证呢?答:实际上,他们的见证就是他们感到必须以天主的名义对他人负责。他们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充满悲剧与敌意的时代。
教宗最後祈求道:愿上主赐予我们每位受洗者恩宠,学习这三种基督徒生活态度的恩宠:宣扬耶稣基督、抵抗迫害和使我们远离耶稣基督的诱惑,以及在祈祷中与耶稣基督相遇的恩宠。
这奥迹不是一些人所说的虔诚者的圣像;耶稣被刺透的心是启示的心,我们信仰的核心,因为祂做了弱小者,选择了这条路。这种自谦自卑,贬抑自己,直到死在十字架上,是一种倾向於弱者的抉择,好使天主的光荣得以彰显。
教宗接着提及圣座东方教会部的宝贵支持和「为圣地募款活动」,後者有助於「在耶稣之地藉由各项善工彰显信德」。
伟大的牧者天父教导我们如何做善牧:祂自谦自卑、空虚自己、贬抑自己且取了奴仆的形体。‘可是,那些追随教权主义道路的人却接近谁呢?’他们总是接近当值的权力或金钱。他们是坏牧人。
眼下,贫富悬殊乃是非常明显的,强势者应该替弱势群体设想,如此才能减少彼此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和仇视,多做一些扶弱济困利于和谐的善事,而不能轻易地炫耀自己的成就、财富和能耐。
接着由主教和神父向领坚振者覆手并付油,他们在感恩中有序地领受坚振圣事,蒙受圣神的浇灌。弥撒结束时,徐主教降福了大家。最后,弥撒礼仪在深情的谢主辞中圆满结束。约有500位教友参与了当日的礼仪。
喜悦的自我意识教宗首先谈到洗者若翰的自我意识,表示他深刻意识到自己只是宣告的人,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指出道路,开启进程,创造空间,宣告那带着天主圣神的‘另一位’。
关於青年的人格培育,文件解释说,我们寻求我们在团体中的意义,而团体应当是支持者、教化者,真实和可亲近的,也就是说,团体应该重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