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司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然而,在天主面前我们到底做了多少“有用功”?效率如何?不得不令人深思!1990年我蒙召踏上了司铎神圣的征程,从此便开始了“忙”的生活。
实际上,许多圣人受人敬仰并不是因为他们成就了大事,而是因为他们传递了爱德,例如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我们纪念她并不是因为她在世上开办了很多慈善中心,而是因为她俯身照顾路边的垂死之人,恢复他们的尊严。
而最该我们基督徒反思的是,在提倡爱天主于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的教堂门口,为什么会出现类似的冷酷场景?你们都起来跟我走吧。
教宗强调,建设和平也需要重新接纳天主与人的盟约,这是人与人结盟的基础。它不仅建立在刻在西乃山石板上的天主十诫,更深深烙印在每个时代、每个地方的每个人心中。天主十诫可以概括为爱天主和爱近人的法律。
读他们的书,如同跟他们本人面对面交流,体会着他们的热情、智慧、简单、干练和对主的爱。从书中可见:译者对主的召唤的回应;对翻译工作的投入和付出。
我们相信富于爱和慈悲的天主。当我们得知彻雷斯提诺神父的健康状况恶化,仅仅依靠机器使他维持生命时,我们特意奉献了弥撒,在弥撒里歌唱“你的热诚如燃烧的火焰”。
我们的信德、爱德也是如此,只有表现在具体行为中,才能产生永生的价值。正如雅各伯宗徒所告诫的那样:“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德,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难道这信德能救他吗?
就因为如此,才特别用朝拜圣体来继续颂扬他,一如我最近在世界主教会议结束後的宗座劝谕《爱德的盛事》中所提到的(参见劝谕66-69)”。
“在这个充满孤独和彼此拉开距离的世界上,那些被托付给我们的人必须从我们身上感受到善牧的温暖、我们慈父般的关怀、兄弟友爱之美,以及天主的慈悲。你们的亲爱子民的子女需要他们主教的关怀。”
她一生隐居潜修,默默地走着神婴小道,以纯真的小孩子般的心灵和微小的善行来接近天主。小德兰在世时曾承诺,她去世后会从天上洒下“玫瑰花瓣”,以示代祷,藉此安慰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