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13:34-35)在这特殊的禧年时光里,让我们珍视并培育爱德,让天主的爱通过我们的爱德之举在世间流淌,共同迈向一个充满希望、爱与和平的未来,实现禧年所蕴含的神圣期许与美好愿景。
若瑟知道耶稣是“天主子”,然而,他却像每一位忠信的犹太父亲一样,用圣经和传统培育小耶稣。
但在苏神父的培育观念里,出国是为了回来更好地服务,他的焦点是中国和中国这块饥渴的土地。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苏神父苏神父是个很无私的人。他为中国教会服务,注目的是中国教会,不是为了给自己或耶稣会带来名誉。
我们在面对自己生命和灵修的成长时,在培育孩子们的成长中,在接受他人的生命经历时,也要学习天主对待我们的耐心和谨慎,尊重成长的规律和他人生命的尊严,以及尊重天主对人的态度。
由此出发,将这善端加以磨练、培育和引导,最终将善性发展成善人以至圣人。这恻隐之心、善端描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善的原点,并且只要自我萌见本心,加强自我的修养和锻炼,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圣贤之人。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新教徒罗哲修士在泰泽创办了一个隐修团体。
让我在此问候大家,特别向泰泽团体的兄弟和朋友们致予亲切的问候。我很感谢宗座文化委员会重新提出我的邀请并加以发挥,在教会内开辟《外邦人的庭院》。
国际性天主教传教修会团体圣母圣心会-ongregatioImmaculatiCordisMariaeCICM),是热衷于敬礼圣母的比利时籍司铎南怀义(TheofielVerbist,1823-1868)
当时加尔默耳山区有许多蜂窝般的天然洞穴,每个人单独在静室里,没有团体生活。由于隐修士愈来愈多,于是发展成为一个隐修团体,再兴建圣堂,并把整个修会奉献给圣母,成为加尔默罗修会的神恩之一。
各个堂区的教友团体都有许多,但有个共性的问题是:当团体之间存在意见分歧时不能坐下来商谈,本来没什么大的原则问题却非要把它对立起来,你走你的道,我走我的桥,双方各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