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与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四万名朝圣者,一起诵念《三钟经》。他首先回顾了首批门徒的召叫,在《路加福音》记载(路5:1-11)。
1863年,上海佘山耶稣会会长鄂尔壁神父出资买下了佘山的整个山顶的山的南坡,并在半山造了一所住院,内设一小堂,原是作为传教士们休养疗病之所。
(20世纪圣母之家的创办者,加大利纳·多尔蒂CatherineDoherty语录)梦想从祈祷开始玛窦·巴奈特(MatthewBarnett)发现了祈祷的力量,同时转化了服务与被服务的人
记得有位神父曾经多次告诫我,一定要时刻回应天主的召叫,要不断确认自己蒙召的身份。
他说:四旬封斋期是一个行程,是陪伴耶稣上耶路撒冷城,那里是他完成受难、死亡与复活奥迹的地方。
这一玛利亚学的奥迹是白冷城奥迹扩充到了宇宙的奥迹。世世代代降生的都是新的基督,由此,将人类聚集在其内。这一宇宙性的降生,在十字架的呼喊中、在受难的痛苦中实现了。而这十字架上的呼喊,是殉道者们的鲜血。
贝尔格里奥还是枢机时,曾与犹太经师什科尔卡(AbrahamSkorka)促膝长谈,那次交谈后来汇整成书。
此外,顺着礼仪年的循环,在弥撒圣祭中纪念救赎奥迹,且以某种方式使之活现在我们眼前[24]。其他所有礼仪行动,及信友生活的一切行动,都与弥撒圣祭有关,并由此发源,亦归宗于此[25]。
乙年将临期第三主日一名基督徒作家约翰.奥伯格(JohnOrberg)曾撰写过:“你穷尽一生爬上阶梯的最大问题,就是你会与耶稣擦身而过,因为祂正要下来。”
四旬期是我们满怀希望,准备庆祝主耶稣基督的救恩奥迹的时期。现代生活飞速运行的潮流带动着人只注视现在,只注视自己,同时不断追求“新”,从新衣服,到新工具,以及新“酷”。然而,真正的“新”是内心生命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