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珊珊医生我认识天主的信仰源于学校,当到达西班牙时,我们在公立学校读书,可以选择宗教或伦理科。当时父母看到天主教是西班牙人普遍的信仰,认识多一点可帮助融入社会。
这里所指的灵性状态,不仅是指一个人对宗教的热忱、信仰的虔诚或是出席教堂的次数,而是他/她内在的思想意识,以及灵魂(Psyche)频率振动的质量(VibrationalCaliber)。
就此而言,宗教意义上的罪,人人皆有。一如圣咏上说的:上主,你若细察我的罪辜,我主!有谁还能站立得住?(咏130:3)所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悔改更新、不断回归天主的旅程。
.1986,(1).[8](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M〕.周昌忠,等译,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04-108.[9]曹增友.传教士与中国科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有的醉心于琴棋书画,有的退隐山野卧居,有的皈依宗教,有的整日静坐冥思。
法国在亚尔斯本堂神父那个时代里,教友若想经常告解,比现在要困难得多,因为那时由于法国大革命引起的动乱,长久以来都使人不易过宗教生活。
中国人缺少的不是物质文明,而是精神文明,即真正的灵魂生活和广义的宗教精神,所以没有敬畏之心,没有自律。几十年来的经验证明,财富未必能带来尊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不成正比。
他的一贯作风是与大家与各族人民的生活真正地“进行接触”,他既能与大众保持关系,尤其是与那些处于地理和生存边缘地带的人,又能与各种政治、文化和宗教人士对话。
随后,启示宪章成了《在教会诠释圣经》(1994)及《在基督宗教圣经中的犹太民族及其圣经》(2001)的蓝本。参与梵二会议,让他的视野由地方教会走向普世教会,由教会团体拥抱全人类。
英国宗教史学家·费雷泽(1854-1941)同样认为,如果人活着并且行动,是因为人体里面有一个“小人”使得他行动。这个人体内的小人就是灵魂。灵魂存在于肉体内。睡眠和死亡时灵魂离开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