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会在自己生命的某一时刻,感觉到自己的良心在告诉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即使自己口里不承认,也仍然抹杀不了自己内心对真善美的喜爱及对虚伪邪恶的厌恶。
说失去,其实是很多人不愿面对的一件事情,尤其对所爱的人的失去,大家每次提到的时候总是哀伤多于喜乐的感受。本人更是如此,总想以喜乐和满足感压制心中的哀伤,因为很不愿意面对这份哀伤。
春节期间,一位多年不见在外地工作的兄长回到老家安葬其父的骨灰。本来我也应该回家与父母一起过年的,但苦于孩子一直在医院打吊瓶,没能回家,自然也就没有见到他。
——这是河北献县书法家冯九龄教友为本教区金凤志神父撰写的对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这位可敬的司铎全心事主爱人的一生。提起金凤志神父,在河北省沧州及周边的教区可谓妇孺皆知。
这要求“不断地诚恳听取各方提出的论据和论证”。总之,需要“聆听所有人”。教宗指出,接着,诉讼的目的该当是“在尊重相关人的情况下实现正义,同时使展望未来及有助于重新开始的社会和谐得到修复”。
在杨老师去世后,《信德网》专门设置了一个专题网页来纪念他,所有纪念杨老师的文章和新闻都在里面。这样利于信息的传播,利于杨老师的亲朋好友、学生们对他的怀念和追悼。
(梵蒂冈电台讯)我们基督徒生活的基础是耶稣为我们祈祷。教宗方济各10月28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如此表示。他强调,基督徒应信赖主耶稣的祈祷,耶稣为我们的祈祷。
2月2日是献耶稣于圣殿日,也是为度献身生活的人祈祷、举行聚会及反省的日子。在今年举行这一祈祷日的机会中,圣座修会部部长罗德枢机主教愿意向我们的听众谈谈这个部会的一项计划。
教宗特别指出,“恒心祈祷”是天父对我们的邀请,是圣经的命令;工作和祈祷是相辅相成的;在信德、生活和祈祷的这种周而复始中,天主期望我们每一位都燃烧着基督徒爱的火焰。教宗开宗明义地讲要“恒心祈祷”。
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强调,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不仅是一个与环境有关的问题,也包含将整体生态作为公义的新范例,视关心大自然、为穷人伸张正义、尽社会义务及内心喜乐和平安彼此不可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