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刚刚为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禄二世举行封圣礼时,朝圣人流挤满了罗马大大小小的街道。
我若把我所有的财产全施舍了,我若舍身投火被焚;但我若没有爱,为我毫无益处。(格前13:3)天主是爱,他要你在世上学习重要的功课——如何去爱。
他们与圣马尔谷堂区成员一起照顾双胞胎:若望和保禄。
教宗指出:保禄宗徒在进行第二次传教之旅时,与巴尔纳伯意见相左,两人于是分手,原因是巴尔纳伯愿意带着年青的若望‧马尔谷同行,保禄则反对,因为保禄认为在他们第一次出外传教时,若望‧马尔谷离开了他们
耶稣以此表示他对他视为自己生命源泉的那一位的无限信赖;他们之间有一种独特的亲密关系,以致于他能够说:“我和父原是一体”(若10:30)。
也正是为此,诏书中大篇幅引用了先教宗圣若望二十三世宣布梵二大公会议开幕式上的训示《我们慈母教会的喜乐》(用慈悲的良药取代武器);真福保禄六世在大公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阐述大公会议对当代世界的信息:其价值不仅受到了尊重
也正是为此,诏书中大篇幅引用了先教宗圣若望二十三世宣布梵二大公会议开幕式上的训示《我们慈母教会的喜乐》(用慈悲的良药取代武器);真福保禄六世在大公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阐述大公会议对当代世界的信息:其价值不仅受到了尊重
若不从圣经,或教宗的通谕带出信仰价值,很容易令人迷失方向,坊间把安乐死说得似乎很合理,可是这是否尊重生命?为我们是很大的挑战。
在我们的福传慕道中,一些慕道者,甚至一些老教友都会常常向神父提出这样的问题:信仰能给我带来什么?一位婆婆常常劝她没有信仰的儿媳的信教,劝的次数多了,儿媳开口问:娘!
但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看来,这样的权利主体实际上被等同于有用者了(参阅《生命的福音》通谕,第19号)。可那些没有自主能力的,即没用的人,比如婴孩和残疾,难道就不是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