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圣母升天节的前两天,我领洗成为一名基督徒。我在天主圣神的一步一步引导下,终于从阴霾晦冥之地走进了阳光地带。我国古代有这样一种恩宠论:宠,遇光于当世。
我知道是您对天主的那份大爱如同春风般吹走了您心中的怨恨,化解了您心头上的冰冻,是您对信仰的执著使您时时记得宽恕是基督徒的标志,是升天堂的必要条件。
可惜分裂竟出现在基督徒身上!教会初期也有这现象,例如格林多教会就是这样。我们不是批判任何人,但我们确是为了分裂,特别在外国人面前分裂,感到痛心和难过!
带领这次避静的高思谦神父在讲道中提到:基督徒的生命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小艾雯对这句话产生了极大兴趣,她默存心中,反复思索。在天主恩宠的感召下,立志作主净配,奉献终生。
在许多受苦的基督徒身上,他们都把他们的痛苦和基督的祭献共融。教宗特别提到那些生病的和年老的人,残障人士,患有精神病和智障者等。
兄弟姐妹中她排行老二,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小时候,她的姥姥给她代洗成了基督徒。虽然领了洗,但由于家庭中没有良好的信仰氛围,所以贺丽娜从小就没有进过教堂,不懂什么是信仰。
在这个意义上,至关紧要之处在于当地基督徒在其当地司铎与主教的带领下致力于教会团体的建立,这些领袖式的人物对于当地的语言及文化有充分的掌握,就其位,亦可以福音信息唤醒与焕发当地教会。
因此基于这一点来说,作为一个本堂神父,如何抓好教友的牧灵工作,使他们信仰素质逐步提高,灵修生活不断加深,每一言每一行都体现出作为一名真正基督徒的精神风貌,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在论坛举办期间,《对外大传播》分别采访了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著名学者余秋雨、美国百人会发起人杨雪兰以及中国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和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奇伟先生,同时又专访了《江边对话——一个基督徒与一个无神论者
避静的主题是幸福和快乐,那我先谈的就是做人,因为做人不过关,就不能做好基督徒。我们还讲基督的爱、讲成圣、讲环保。这些知识都是我自己通过看书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