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一位神父母亲的葬礼
2016-01-29

巴盟教区的杜江主教按照教会的崇高礼仪举行着葬礼: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开始了天乡的征程。是的,基督徒希望死者的复活,信仰的意义在于这种期盼,在这种期盼中,生命将在死亡后继续存在。

当耶稣走进八号当铺
2009-04-05

一天,耶稣来到了八号当铺,对老板说:“我愿意典当我生命之中所有的荣华富贵,以换取普世人类的谦虚之心。”老板定睛看了看,只是感觉与其他人典当后所换取的东西有所不同,但也没有详细去问其中的原因。

第十五讲 圣体圣事(七)
2010-12-14

耶稣所交付给我们的,不只是他的肉体,而是他整个的天主性和人性,他让自身的生命流入到我们内:就如我因父而生活,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若6:57)这食粮不只使我们健壮,也使我们如耶稣一样生活。

找,必找到(十九)
2007-12-21

在每一个生命的源头,造物者圣神都是天主的气息,而且,生命的每一刻都为圣神所渗透,因圣神而实现。正是天主气息(或天主圣神,圣经语言未作区分)的不断恩赐才使受造物不致化为乌有(参阅咏104:29-30)。

达尼拉修女:尽管疾病缠身,但不可浪费恩宠
2025-08-12

生命需要活出来这段必须经历及折磨人的时间却成了一段圆满实现的过程,达尼拉修女在这段时间里透过制作圣像和复活蜡烛,投身于艺术、新闻活动以及在教区的社会传播办公室的工作。她还写了一本书,名为《停下来吧!》

一位越南女教友的信仰路
2014-06-11

四年前,在我服务的教堂,每主弥撒中都有一位很特别的教友如期而至来参与弥撒。从神父的口中,我才得知她是一位越南的女教友,被人以特殊的方式带到了这边的农村,成为一位老实巴交的农夫的妻子。

圣堂里老婆婆哭了
2014-10-10

还是……老人家已八十五岁高龄了,是非常虔诚的老教友,堂里的弥撒她几乎从不错过,平日里每天两台弥撒,主五台弥撒,甚至是主的英文弥撒她都在场,许多人问她,不能听懂为什么还要参与

圣若瑟,我们的表率!
2011-03-14

对于教会规定的主、瞻礼的遵守,别说跟不上社会各阶层的重视(现在几乎都有双休日),甚至还不如堂门口的乞丐的算得准(主瞻礼准时到,为了乞讨)。我们的原因是真的忙吗?还是没钱打车?回答:NO(不是)!

追思已亡
2011-11-03

圣教会早在弥撒和课经文中多次制定炼灵的祷词。第五世纪始,已有追思已亡者的弥撒。直到公元998年由罗马本笃会院长圣奥地隆发起追思已亡节,各地教会先后应,普及全球。

修女的“变脸”
2011-12-09

的早上,我们全家一起到圣堂参与7点30分的弥撒,自寓居苏城以来,基本如此,也成了信仰生活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