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辨识和回应教友的福传使命。四.建设和投入堂区的信仰小团体。后记。
晋铎、首祭、拜见主教7月31日这天,有三十多位神父从各地赶来,和廖主教一起共祭弥撒,祝圣新神父!新神父的父母走上祭台,去给新神父穿祭衣时,吕姐说:“怎么新神父的父母不哭啊?”
母亲和我母亲十分注重儿女的教育和信仰培育。我们兄弟姊妹6人,除大姐因家庭生活的需要没有读高中外,其他5人都有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她更是通过言传身教培育我们对天主的认识。
近年来,由于年轻人的流动性较大,所以教友青年的涉外婚姻也越来越多,由此所导致的婚姻问题也非常普遍。为了使未婚青年能够总结经验而防患于未然,故将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大家作一简单讨论。
,教友主要是在家中祈祷。
但具体情况已无从查考,另据维修圣堂时,从原祭台底部挖掘出来的奠基砖文记载,该圣堂是同治八年(1870年)由一张姓教友捐助修建。
弥撒中我们常为诸多意向祈祷,其中被频频提及的是“为冷淡教友(不进堂的)祈祷……”足见已进羊栈的羊也没被“看住”,于是我们便主观地断定:是这些羊自己出了问题,他们是被羊栈外肥美的草场引诱而自甘堕落了灵魂。
上午九点,十字架游行正式开始,连同主教在内的37位神父、修士修女、12家乐队、本村及远道而来的3000多名教友组成的浩浩荡荡的仪仗队,簇拥着40名青年抬着的闪闪发光的三米高钛合金十字架,从村中的每一条街道穿过
天降代母那个主日,我和爱人作为慕道者观礼弥撒,弥撒结束后,走出教堂,在大门口看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正和几个教友说话,这位老人看到我,冲我微微一笑。
然而,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不能进堂、不能聚会、不能参与弥撒等情况出现时,福音如何传播?信仰如何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