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母亲梅布尔·萨菲尔德(Mabel,néeSuffield,1870-1904)长生于新教浸信会的家庭,但她在1900年皈依了罗马天主教,一直教导两名儿子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友,但最后因患急性糖尿病离世,
教宗最后再次感谢在场众人,尤其是启发了世界穷人日的斯德望。教宗对斯德望说:「你顺从了天主圣神。谢谢你固执地把教宗带来亚西西。」教宗向穷人们保证:「我挂心着你们。
教宗最后献上一篇“自己亲撰、却发自内心”的祈祷词,向大圣若瑟陈述我们的心声:大圣若瑟,你始终信赖天主,在祂上智安排的引领下,作出你的选择,请你教导我们不依靠我们自己的打算,而是仰赖祂的爱的计划。
这是迈向祈祷生活的第一步,我们若非下定决心迈出这第一步,便无法到达最后一步:与祂同在。”德肋撒修女的话也揭示了将临期的意义。
最后一个问题是,被许可使用旧礼的司铎已经用旧礼为一个团体举行了弥撒,是否还可以在同一天为另一个团体举行另一台同样礼仪的弥撒?
最后教宗说:“我衷心祝愿奥运和残奥大家庭能善度人类友爱与和平的独特经历,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玛5:9)”。
教宗最后强调,“年长者不只是占据了智慧的位子,也应与年轻人交谈,这很重要。年轻人必须与年长者交谈,这是将为人类传递智慧的桥梁”。祖父母们“如同树木的根,他们全部的生命都在那里。年轻人如同花朵和果实。
(《天主教教理》1707)最后,“圣洗在给予基督恩宠的生命时,把原罪涤除,使人重新归向天主。但原罪的后果,即堕落而倾向于恶的人性,仍留在人身上,并促使他展开属灵的战斗。”
坎塔拉梅萨枢机最后总结道,在礼仪中宣读的《圣经》,"所产生的效果超出人类的各种解释,就像圣事所产生的意义那样。在天主的启示下写成的文字也有治愈的大能"。(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最后,教宗向一切"有一定年龄的人"发出呼吁。他说:“你们应留意:你有责任在所生活的环境指责人类的堕落,这种相对主义、完全是相对的生活方式在大行其道,仿佛一切都合法。我们要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