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8日,在上海徐家汇由法籍惠济良主教祝圣为司铎。
灵柩上一片白布覆盖其上,堂内弹着追思曲;弥撒只有主祭张克理神父身着祭披主持礼仪,田明德神父负责第一篇读经和信友祷词及昔日的“誓言”等,部分玛利诺会司铎、修士、修女代表着正装在台下和乐铎的亲朋、家人代表一起参与
(3)第二届常会于1971年召开,讨论司铎职及世界正义。(4)第三届常会于1974年召开,讨论在现代世界传福音。
湖北武汉教区蔡甸的本堂司铎陆斌神父告诉本报:“这些天堂区这边停水停电的状况时有发生,道路结冰情况较为严重,因此堂区号召上了年纪的老教友不要外出,也可以不到教堂参与弥撒,鼓励他们在家祈祷。”
我很喜欢在伯多禄大殿与教宗,与许多枢机主教,与许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司铎们共祭做弥撒。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友们在一起,我为自己是普世教会一名天主教司铎而感到自豪。每次做弥撒,我都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感悟。
身为教会的成年人,特别是司铎们,蒙召去肯定、分辨以及陪伴踏上圣召之路的青年。
圣方济各大殿的宗座代表奥斯定·瓦利尼(AgostinoVallini)枢机在讲道中称赞阿库蒂斯是“年轻人可以利用科技为福传服务的榜样”,“他尽可能的接触许多人,并帮助他们了解与天主建立的友谊的美好。”
4月16日傍晚,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了隆重的复活前夕守夜礼,由枢机团团长洗者若翰·雷(GiovanniBattistaRe)枢机主持,教宗方济各坐在祭台前参礼。
年代初的中国修院无疑是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培训修生的,考虑到时局和重建教会的需要,修生们只接受简单的神学培训,教条式的神学观念,必要的礼仪规矩讲解,听告解指南,便很快承担重任,他们中大部分人成为了只举行弥撒的司铎
作为教区的牧人,我有责任呼吁司铎及各堂区教友重视圣经,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学习、分享和默想圣经,唤起大家对圣经的热忱,对基督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