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入北京辅仁大学多玛哲学院,功读哲学。1953年入北京文生神学院。1956年10月28日在献县总堂晋铎。1957年分别在河间大超市、范家圪哒一带传教。
(路24:15-16)神父、修女带领大家跪在圣体前,共同咏唱一首圣体歌后,修女以几句轻声诉说为牵引,让大家在静默中打开心扉,进入各自的心灵密室。明供圣体是以最直接的方式来恭敬天主、感谢天主。
这个超越性的基本原理,也就是个人行为规则以及人际间按照正义和关怀所建立的彼此关系的总和,就铭刻在人的良知内,而良知正反映着天主上智的计划。
一个永不枯竭的启发泉源,是铭刻在人心中的自然律,它说的语言人人都能听懂:爱、公义、和平,它们彼此不可分离。如同人一样,国家和国际机构也必须本着对话和彼此聆听的精神,接纳和培养这些价值。
对天主的渴求已铭刻在人的心中,因为人是由天主及为天主而受造。教宗本笃十六世援引«天主教教理»上的话来突出人类的宗教本性。
教宗最后指出:“教会坚持的这些原则并非信仰的真理,而是铭刻在人类的自然本性中,因此放诸四海皆准。
这很正常,因为世界铭刻着罪恶的痕迹,透过不同形式的自私和不义表现出来。跟随基督的人是在反向而行。这不是出於好斗,而是为了忠於天国的逻辑,即希望的逻辑,体现在以耶稣的教导为依据的生活作风上。
回顾他们开教宣道业绩,做为我们的表帅和坐右铭,更能增加培养我们的信仰坚定,时时事事能因主的名践实,发扬信望爱三德。
如今,这个挂牌早已不复存在,但它其实也不必存在,因为哈根科尔德神父留下的这份精神遗产现在已经铭刻在许多人的心里。
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有着更深的体会,正如天主十诫的文字虽写于3500年之前,但它蕴含的意义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是万古常新的,是古今中外人人所认同的,因为十诫的依据是人性的主要道德律,原是天主在赋给我们人性时,铭刻在我们的理智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