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时代,信仰发生危机:无神思想、异端邪教、自由主义、享乐至上、道德沦灭、离婚再婚、同性婚姻、性解放等等,都是我们时代的现实,都是教会需要面对的挑战,怎么办?
1998及2001年,天父分别给我们的家庭增添了两份恩宠:两个女儿。在现今香港社会不愿意养儿育女的文化中,我建立了一个四口之家,实践了在婚姻圣事中的承诺。然而,天主在我身上的计划这才刚刚开始!
朝阳有一位新奉教的老先生,女儿女婿吵闹着要离婚,老人对女儿说:你不能离婚,离了婚你就是半个人了。
哥哥无心的讥讽、嫂嫂的冷眼、妈妈的无奈、家庭的贫寒,将好强的琼逼向了绝境,瞬时间右眼失明。惊慌之余,妈妈跪在烈日炎炎的院里泪水长流,仰天呼求天主治愈小女儿的眼睛。
小小年纪就苦爵不断,家庭的温暖、童年的欢乐都与他无缘。住院其间,生父李云肖开始联系刁学鹏,去医院看望他,然而刁学鹏对这个突然出现的爹却毫不领情,他说:我对他没有感情,没有印象,不愿理他。
然而也有很多教友通过参加教会的培育加深了对信仰的认识,回到了天主的怀抱,改变了自己,影响了家庭,造福了社会。笔者对于一些因学习而改变的教友进行了采访。
向全球发出调查问卷要求全球的天主教主教团对地方教会信徒进行一项广泛的民意调查,征求他们在避孕、同性婚姻与离婚问题上对教会训导的意见。
一、蒙主召叫苟宁华是四川人,生于教外家庭。12岁时母亲去世,便来到辽宁盘锦的姐姐家。长大后在辽宁打工时与小她三岁的朝阳南大营子李忠明相识后,结为夫妻。丈夫家是老奉教的。这是天主召叫她的第一步。
张神父曾为很多青年男女牵线搭桥,使一个个教友家庭沐浴着恩宠的阳光。特别是他曾经使几对险些被父母强行拆散的青年男女终成眷属。
我学过一些儿童心理学,当时就感觉这些小孩子一定出自相当幸福的家庭,所以才会对陌生人如此友善,破碎家庭的小孩子多半对人不太信任,绝对不会叫陌生人替他捡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