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出不符合基督门徒的事,就会造成悲剧后果,比如依照巫术错谬的判断,做出社会排斥,残杀婴孩、老人的行径。教宗本笃十六世说:人类生命在每一个阶段都是神圣的。
(玛25:40)因为主耶稣他取了人性,所以他就是与全人类结了超性的连带关系,使人类和他成为一个家庭,并将爱德作为他弟子的特征,他说:“如果你们之间彼此有爱情,世人因此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
如果我们希望真正与基督相遇,就必须在穷人受伤的身体上触摸基督的身体,如同在感恩圣事中接触所领受的圣体那样。分享的爱德在最弱小的弟兄姐妹的面容上发现在圣祭礼仪中奉献的基督圣体。
这句话是耶稣向祂的门徒所说,也是我们在每台弥撒中都会重复的:只有死而复活的耶稣才能赐予那些信赖祂的人和平恩典。不只是我们每人需要和平,甚至今天正进行着零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世界也需要和平。
并告诉大家这是信仰生活的核心,整个教会宣讲的最中心,也是两千多年来门徒们与无数先圣用生命为代价来宣讲和见证的喜讯。
我们不仅要将这些超奇美德铭刻在心,而且还要实践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此才能相称圣母好儿女、基督真门徒的名分。
我们在得到天主的无数次宽恕后却对身边的兄弟姊妹,一次也不能宽恕,那又怎能称为基督的门徒?怎能说自己在效法基督的仁慈良善?实践基督的圣训?
基督的门徒,常要遇着一些当用英勇和忍耐去应付的事。但是十字架的精兵,却毫无畏惧地站在阵前。当仇敌迫近来攻打他的时候,他就面向那“保障”求救;有主的应许,他就变得刚强有力,可以随时尽职了。
教宗这样说:“耶稣在约旦河边表现出非常的谦逊,令我们回想到躺在马槽中的圣婴如何的贫穷和简朴,这预示了将来他在尘世生活即将结束前为门徒洗脚和忍受恐怖十字架苦刑时所怀的谦逊心情。”
这个本质以天主为核心,根植在祈祷上,并与上主的其他门徒共融。这样的共融受到与伯多禄继承人和全球主教团共融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