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世纪左右,教会更将这种独身守贞生活作为一项规定,给予那些愿意将自己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天主的人,更好地,一心一意事奉天主。这虽不是一条教会的信理,但这规矩已经延续千年,成为一条潜定的法则。
(廿九13-14)教宗解释道,「天主的确让人能够找到祂,但是唯独那些全心寻求祂的人,才找得到」。接着,教宗列举了耶稣与人相遇后、许诺实现的例子。
耶稣在若望福音中这样述说自己:「我是光,来到世上,使所有信我的人不再留在黑暗中」(若十二46)。圣保禄也运用了「光」的图像:「那吩咐『光从黑暗中照耀』的天主,曾经照耀在我们心中」(格后四6)。
如果说我们有什么伟大之处,不外是因为把基督的大爱传递给了天主所爱的人。但绝不能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让自己成为追捧的对象!不要让人们把我们这些镜子当作了太阳!
因着罪恶,人迷失了最终的目的,却被自己和他人牵着四处寻找人生的方向。因为没有找到天主,所以,人常常用短期的,甚至眼前的“小目的”,作为人生的目的。这种缺少永生的人生,常常会迷失,且无法得到安宁和满足。
最後,教宗请求司铎永不疲倦地宽恕,成为宽恕人的人。
他说,今天的福音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即:“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三16)。
他写道:你们知道,我害怕平静的基督徒,他们最后会成为一潭死水;我害怕那些自认为什么都知道的人,他们是自认为博学的人,殊不知,他们渐渐地会关闭心灵,把上主拒之门外,最终成为只顾自己的人。
(梵蒂冈电台讯)阿根廷宗座天主教大学神学系7月11日至13日举行有关要理讲授的国际研讨会,主题为:相信的人是有福的。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者的目的地,世世代代以来,许多从不同国家和不同方向来到的人汇集的地方。这里展示了欧洲基督信仰根源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不同来源的各形各色的人的实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