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其实离你我的生活不远,因为我们正正就活在这个地球上,而事实上,基督徒实行环保不仅仅是因我们同为「地球村」的一员,故有责任保护这个共用的地方,而更应视保护环境为天主神圣的委托,因为祂曾对我们说:「你们要治理大地
尤其是“信德”大量出版的教会书籍,及大地丰富了广大教友的信仰生活,这不仅为教友们提供了精神食粮,更为神父们提供了很得力的牧灵工具。
因此,把美好的信仰当成负担和累赘,甚至是压力或者多余,岂不是大大地辜负了天父的圣意。因此,我想四旬期对于我们多年沐浴主恩者而言,更应重视心灵的斋戒。
他通过救赎工程向人类显示自己是一位强有力而且仁慈的天主,他是受压迫者的避难所,他不忘记穷人惨痛的呼声,他爱护正义与公理,他的慈爱弥漫大地。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间,香港经济发展蓬勃,大大地增加妇女就业的机会,为了填补及分担家中照顾者的任务,政府输入大量菲律宾外佣来港工作。
当黑夜散尽,阳光冲破云雾重新照耀大地时,祖父的问题得到平反落实,又回到了教师岗位。闲暇时,祖父专心于文学创作,将悲伤沉淀成缕缕墨香,心情也变得恬淡如水。
但是,天主的祝福不断地随着春雨下降,不断地顺着阳光洒满大地。那粒曾经被孤单的埋在坑里的种子,就会在秋天里带着累累果实对着收割的人得意的点头。那个爽快地回应主耶稣召唤的儿童就是这样做的。
加里肋亚海边的教堂 花费1万多块钱,到圣地朝圣10天,身临其境瞻仰吾主耶稣的诞生、隐居、传教、被钉之地,用心体会天主对人类的无限大爱,极大地深化了我的灵修信仰生活。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去的。
基督的福音,正是从这里,传遍三晋大地。神长教友们在这里信仰寻根,他们要步武先辈们的芳踪,继承先辈们的精神,为忻州教会的福传事业添柴加薪、添砖加瓦。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大地仍然常在。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匆匆赶回原处,从新再升。风吹向南,又转向北,旋转不息,循环周行。江河流入大海,大海总不满溢;江河仍向所往之处,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