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主要谈谈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怎样在福传事业中充当天主的小工具的角色。
江北德肋撒教堂拆除搬迁时,他们夫妇二人多方打点教堂临时活动场所,场所刚装修时杂乱无章,凌乱不堪。他们夫妇俩和教友们为购置装饰材料费尽心思。
直到圣教开放,妈妈每天打扫教堂,爹爹布置祭台,主日敲钟、接待前来送弥撒的神父及过主保瞻礼的外地教友等等。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孩子们信仰的根扎得很深很深。
父子二人感激涕零,从此常来教堂,后来都领了洗。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在那个神父奇缺的年代,除修石渡外,神父还管了好几个堂口,包括30公里外的咸阳市、宗家庄和穆家沟。
更重要的是,母亲也将信仰带给了我们,每次去教堂都会带上我们,我也因此走上了修道之路。
建造教堂殚精竭虑宗教活动正常开展后,参与弥撒的人数骤增,于是尽快建造教堂就成为了乌海教会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她,一个典型的乞者,五十岁开外的年龄,邋遢不洁的面庞,却难掩背后隐藏的那份白皙与娟秀,不论冬夏都是拖地的长裙,走进教堂时肩上挑的手里拿的是她全部的家当。
新的家在教堂对面,马立仁受母亲熏陶,三、四岁时跟着母亲参与早弥撒,念早晚课;四、五岁时常用经文、要理问答已背得滚瓜烂熟;六、七岁时给神父辅祭,一个月就学会了拉丁文辅祭经。
弥撒后主教、神父、修士和修女与新铎合影当天,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教堂院内彩旗飘扬,大幅红色条幅十分喜庆,悦耳的锣鼓之声为庆典渲染了欢乐气氛,清脆幽雅的二胡悠扬动听。
令人惊奇的是,随着教堂钟声的敲响,罗马伯多禄广场上十多万守夜祈祷的信众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欢送这位谦卑老人的辞世——回归天乡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