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疲倦、失望,甚至懒惰会让人忘记上主,并忽略我们已经作出的重大选择,而满足于做其它的事。
我真的很喜欢跟人谈论什么时候在哪些地方能看到它们,它们会帮助你善度每一天”,哈灵顿说。
人能够拒绝接受天主的宽恕,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主会收回他的爱。这一点在基督的十字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从不退缩、反而不断地交付自己直到最后的天主。
他跑过来与耶稣相会,问他说:“善师,为承受永生,我该作什么?”(17节)耶稣敦促他要变卖一切而跟随他。但那个人面带愁容,后来忧郁地走了——经文说——“因为他拥有很多产业”(23节)。
亚尔斯的本堂神父,圣维亚内曾说:你们觉得今天接受神父的赦罪毫无意义,因为你们晓得,你们明天将重蹈覆辙。但是,天主自己眼下就先忘记了你们明天的罪过,为的是今天赋予你们圣宠。
因此,从他们身上,我们领悟到:人应对生命负责,且要为以后做好准备,善度今生。
其实现实和理想属于不同的空间,分属于现在和未来的时间范畴,其间的跨度是人们无法超越的,故人们会居现实而穷“理”之“想”。而理想又怎能是我们人所能把握的呢?
这次培训班还特别邀请到了来自吉林省圣家会的王金先修女,她刚从菲律宾获得教育管理学硕士学位归来。
结果是,不再会看到天主,而只看到这个世界和它的纷扰,心灵麻木。因此,奉献生活者就会变得墨守成规和市侩,同时内心的忧郁和气馁与日俱增。教宗警戒说:“这就是世俗目光所导致的。”
在罗马皇帝瓦莱里亚诺(Vakeriano)迫害教会期间(公元258年),当时的圣老楞左(Sanlorenzo)执事把它寄回自己的老家,西班牙的Hues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