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将“惩罚”他人民的罪过(亚3:2,出20:5),其他民族的罪过(咏59:5),甚至所有地上居民的罪过(依26:21),让他们体验自身罪过所带来的后果。
2、彰显主爱在今天的第一篇读经中,耶肋米亚先知(耶1:4-5,17-19)分享了他的蒙召和使命:作万民的先知。
缺少了主耶稣和祂的福音,每一个城镇和乡村都可能会成为“耶利哥”;有了充满福音精神的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每一个城镇和乡村都会成为纳匝肋、成为亚尔斯、成为露德,成为一个个圣地。
因为第一个离开梵蒂冈的是圣若望二十三世,他乘火车去了亚西西;然后,圣保禄六世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一次难忘的旅程!这次也是。
他在晚年所著的《福音中的圣母像》一书中说:“童贞女玛利亚熟读古经,常默想先知依撒意亚关于默西亚的预言。她唱的歌自然是旧约中颂主、求主、爱主的圣咏;她抒发的情是企盼默西亚救世主早日降临人寰的热切之情。
依撒意亚的榜样多么激励人啊!在罪恶和无辜者的痛苦前我们设问:上主,你在哪里?但当我们不会以善阻止罪恶时,问题必定会转向我们,问我们所应负的责任。
答:天主命令梅瑟带领以色列人离开西乃,前往祂应许给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后裔的地方。问2:天主是否应许与他们同行?
依撒意亚先知告诉我们,圣神能使干旱焦渴的沙漠变成田园,成为宁静的安息之所。他说:“及至神自上倾注在我们身上,荒野将变为田园,田园将变为丛林;公平将居于荒野,正义将住在田园。
三、身体缺陷与司祭职责的限制问10:哪些身体条件会使亚郎后裔不得担任献祭司祭?答:包括:瞎眼、跛脚、残疾、矮小、驼背、有皮肤病(癣疥、麻疹)、眼生白翳、破碎睾丸等(21:18-20)。
答:若他们承认罪恶,并心甘情愿接受惩罚(26:40-41),天主必回忆与他们祖先所立的盟约(雅各伯、依撒格、亚巴郎),重新施行怜悯(26:42-45)。问9:天主是否永远丢弃自己的子民?答: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