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聆听着她的黎明之家的叙述,我的眼前依稀出现了印度德肋撒修女——一个满身光华充满着爱的女人。
在《圣经》中,关于孝敬老人这一主题出现过10次之多,梅瑟五书中多以诫命定规警醒人们在白发老人前,应起立;对老年人要尊敬(肋19:32),特别是在天主十诫第四诫明确指出应孝敬父母,新约福音中主耶稣6次亲口提醒孝道
(肋20:7)17、你要稳重,不是要你放弃一颗如孩子般的童心。而是要你在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懂得沉稳应对。你可以在外面流露出孩子般的天真与可爱,但在你心里,不要存留像孩子一样的幼稚与娇气。
在编年纪上第十六章7-43节记载当达味迎接天主的约柜进城,安放在会幕之时,他更分派专职音乐的肋未人,在天主的约柜前事奉、颂扬、称谢、赞美上主以色列的天主,在那里鼓瑟弹琴歌颂天主。
天人合一的奇妙化工就在我们身边,我此时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曲《唱阿肋路亚赞美主》冲出喉咙……步上教堂前的石阶,钟声响了起来,好美好美的钟曲呀!
如南非黑人大主教图图,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印度德肋撒修女,法国神学家艾伯特·施维泽,瑞典神学家内森等。
即将在2003年10月18日列入真福品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在世时,曾以“甘做驴驹”的心态与社会边缘最穷苦的人为朋友,而博得了全世界的掌声与爱戴。当代社会生活中,驴子早被那些现代化交通工具所代替。
正如印度德肋撒姆姆所说:“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启航。”我们愿意,但却因着自己的一点私意便把它搁置一旁了。而这也正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
耶稣愿意小玫瑰做赎罪的牺牲,把圣伤———手足之伤,肋旁之伤,鞭笞之伤,茨冠之伤———一一印在她的身上。从那些创伤里常流出鲜红的血水。同时耶稣的圣容也在她的脸上呈露出来。
亚西西的圣方济、印度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法国里修的婴孩耶稣小德兰,前任伟大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以及诸多主教、神父、修女、童男贞女,在教会历史长河里作了贞洁生活见证,他们的力量来自上主的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