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地化问题礼仪本地化在中国应避免两条路线:一是忽视精神面貌而只注重琐碎的仪式的改革;二是没有原则地完全适应本地的旧风俗习惯,或丧失立场地去迎合时代潮流。
礼仪是「生活化」的,因为基督是活生生地临在的:「他以自己的死亡,消灭了我们的死亡,并以复活,恢复了我们的生命」(复活期颂谢词(一))。如果没有基督奥迹的真实临在,就没有礼仪活力。
一、耶稣与一位年青人相遇圣史马尔谷这样记载:正在耶稣出来行路时,跑来了一个人,跪在他面前,问他说:「善师,为承受永生,我该做什么﹖」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善﹖除了天主一个外,没有谁是善的。
为此,在这基督普世君王节的前一主日,我们聚集在祂餐桌的周围,再次从祂那里领受恩赐,以活出神贫与服务穷人的承诺。「对一切穷人不要转面不顾」(多四7)。这句话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见证的本质。
我转身出去,刚到阴司门口,有一个与我一同被录送的少女,她正在阴曹门外等待着传唤;这个女子见我事情得以顺利了结,认为我手眼通天,很有能力,于是就涕泪滂沱地央求我相助,一边说一边脱下金钏三只和手臂上配饰的杂宝玉器
(一)病梦相通1.病与环境人,是天主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是天主的得意之作。春秋时期的老子似乎看懂了神的造化,他有感而发地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一)人皆有命荷马在《伊利亚特》里说:“命运这一桩东西,凡是从娘胎里出来的人都不能逃避,无论是懦夫还是英雄。”人人皆有命,各人有各自的命。
一年后,梵蒂冈电台请圣座新闻室主任兼本台台长隆巴尔迪神父谈谈他对本笃十六世辞职的反思。 答:许多世纪以来没有一位教宗辞去牧职,因此绝大多数的人都把本笃十六世的辞职看作是项不寻常和出人意料的举动。
教会无疑必须在这一领域发展关键角色,展望未来、不忘过去,所以这个委员会将多管齐下,推动保护儿童的任务。
在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历任美国总统与罗马教宗的会晤,希望能对美国政教关系的发展、演变有所直观的了解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