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这样记载说:「耶稣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他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后来就饿了」(玛4:1-2)。
这种突破在耶稣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耶稣的苦难耶稣为救赎人类,卑微自己,降生为人,并且为了人类的罪,受了很多的苦难。
耶稣宣称,“父是生命之源,他也使子成为生命之源”(若5:26)。耶稣深深意识到自己拥有生命,因此他能肯定地向犹太人说:“我是生命的食粮。”
耶稣是不是在要求我们放弃反抗贫穷不幸,放弃争取分配公平?作耶稣门徒的必须拒绝物质财产吗?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与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精神途径截然不同,圣经对物质现实绝不反对。
圣经记载,门徒告诉耶稣比拉多杀害了几个无辜者时耶稣说:你们认为这些加里肋亚人比其他所有的加里肋亚人更有罪,才遭此祸害吗?不是的。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不悔改,你们都要同样丧亡。
当天的福音选自《若望福音》,记载耶稣连续三次对法利塞人说:「你们要死在你们的罪恶中」(八21-24),因为他们的心灵封闭,不明白耶稣是主的奥秘。教宗表明:「死於自己的罪恶是件丑事。」
在耶稣被法利塞人问及他为什么同税吏和罪人一起吃喝时,耶稣的回答铿锵有力: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悔改。
———在十字苦像下的感想王保禄默想耶稣的苦难,懂得爱情的奥义。仰望赎罪的羔羊,领悟牺牲的真谛。凝神穿透的五伤,畅饮生命的甘饴。静听耶稣的渴望,恢复天人的关系。步入回应的路上,效法耶稣的榜样。
当天福音记述:纳因城的一名寡妇死了儿子,当耶稣看到乡人的送葬队伍时,便行了奇迹,使那青年复活。不仅如此,耶稣还走上前去,与群众站在一起。众人说:天主探望了祂的子民。
春天,传递着耶稣复活的喜讯。那是我们的春天,那是我们期待的春天!多么美丽的春天啊!它已经来到了我们的心中,就如耶稣走进了我们的心中,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