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是:激发“与人们相遇”的意愿。我们甚至耐心地走500公里艰辛的路程,去探访各地的社团,将这个“与人们相遇”的辨识带给这些社团。
正是温顺使我们“以新的方式活出使命”,其中心不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上主的圣言。
每个人都是天主的受造物,被赋予不同的天赋和使命,因为“分辨本身是运用智力、技巧和意愿来把握适当的时机:这一切是做出好选择的条件。”
这就是天主的惊喜:若我们有意愿且听命,祂就能完成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事,在时间和方式上我们无法预料”。
“在与会者多方的贡献之下,呈现出继续与政府当局进行尊重和有建设性的对话的意愿,以便超越过去的不了解。
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也重新燃起暴力,教宗不忘向那里的居民表示关切,他祝望追求公义的意愿能够超越其它意图,并重拾和平的道路,以化解彼此的歧见和紧张局势。
公教理将其定义为“义德,在于依循恒久和坚定的意愿,给予天主和近人所应得到的。”(1807号)。这就是正义。
这种意愿不仅是出于道德上的责任,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吸引力,一种对美善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感知。
五、耶稣传福音时,总是很尊重对方的意愿,等候对方自发显出信心。在贝特匝达水池旁,那个瘫子无望地等了38年,仍旧没有等到医治的机会。这是一个不顾一切想要得到帮助的人。
到了12岁时,我自愿报名到四川成都彭州白鹿无玷书院(小修院)读书,我的意愿也得到父母亲的准允和支持。小修院主要学习拉丁语,另外还有教理、算术、地理、历史、音乐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