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芭德生于一个虔诚敬主、和睦欢乐的家庭,很小她就被父母送到天主教会的学校读书,修女老师给她小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们亲切、和蔼,充满了爱心,微笑总是挂在脸上。
青年大会闭幕现场最让人感动的是默默服务的大学生们,他们做在前,吃在后,无论多累,从不抱怨,脸上总是带着真诚的微笑。
这种教友见到邻居们,脸上总是挂着一种真诚的微笑。但凡左邻右舍有了困难,他们都会主动相帮,问寒问暖,奉献爱心。邯郸武安堂区的白成弟大娘采用这种方法在她的家乡河北涉县木柞村发展了一百多名新教友。
祭台后的半圆形墙上有一幅镶嵌画:微笑的救世主(不是盛怒、不是忧伤)以降福的姿态从祭台后拱墙上显现给群众。这是一幅历代最受人崇敬的名画。原大殿经多次拆建,今日大殿为十七世纪建造物。
当他们用微笑化解困难,用行动诠释教义时,信仰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转化为鲜活的力量。纪德付神父正是千千万万奋战在牧灵福传一线司铎的生动写照。
早晨当我醒来的时候,总是发现她已经把被子蹬开,小脚翘翘着,忽闪着眼睛看着你,给你清晨的第一个微笑,这个微笑解除了我一天的辛劳。
许多拜访过临终关怀院的人都说,除非是天使,除非有神的相助,谁也不能像德肋撒修女那样,能够带着微笑,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为病人清洗生蛆的伤口,为满身臭味的老人洗澡。
现在,她已经奇迹般地全愈了,在工厂工作自食其力。话虽然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事情来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她们置身于工厂、农村,从事清洁及以手操作的服务,与贫穷的民众生活在一起。聪明、敏锐的伯尔纳德修女,要求自己对同会的姐妹们谦卑,刻苦,更特别爱护穷人。
学生们从不大声喧哗,总是彬彬有礼,未曾开口先微笑。即便那些正在踢足球的学生们,也没有大喊大叫的,虽然有的因为天然而脱去了上衣。走到白色教学楼下,向东拐过去,路的尽头有一个长方形的小热带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