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指出,在这复活期最后一天的前夕,耶稣仍然和我们在一起并大声向我们宣告:“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罢!凡信从我的,就如经上说:从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
服务于广大医疗领域的在俗和宗教机构、平信徒以及专业协会的代表们将在会议中分享他们的见证和经验。这一切都根据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生命的福音》通谕的训导来解读与认识。
圣座的外交必须为人的整体益处服务,人既是民间团体的成员,也是教会的一份子。教会和圣座所留意关心的不是教会和圣座本身的利益,而是在履行训导、圣化和引导教友的使命中,寻求人和整个人类的真正益处。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就其实质来说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这是一种修养。
神贫对任何人:富人、穷人、总统、平民都是考验,神贫这两个字,是人的价值的试金石。 基督徒中有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人:有富可敌国的巨富,有一贫如洗的穷人;有贵为元首的大人物,也有社会最底层的乞丐。
教宗对巴西新任大使谈话的重点是「健康的政教分离」,和学校的宗教教学上问题。教宗谈及2007年在巴西难忘的牧灵之旅,并感谢巴西民事当局对下届世界青年日的支持。
圣座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对此评论说:答:我们都知道,教宗追求相遇,经常谈到相遇的文化。教宗说,人若诚心愿意接纳和理解他人,认为相遇能丰富彼此,让人进步,获得更丰富的精神和宗教价值,他就会与他人相遇。
他说,人类从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恩典需要得到促进、守护和维护。爱德是福音见证最具有说服力的形式,回应人的具体需要,能向人揭示天主的爱。
于是他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有男有女。天主的举动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价值,我们由他那里获得了生命。 天主将人的地位提升到如此高的境界,体现出他对人类的爱。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为人类和地球效劳的救恩文化及接纳文化」。教宗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可以克胜因国籍、社会背景和宗教的差异所造成的种种藩篱。教宗还谴责社会丢弃能力不足的人,以及不惜一切代价寻求美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