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传教士应不断回归爱的源泉:本身是爱的天主引领教会走向人类的疆域,召叫福传者去饮‘这个泉源,就是耶稣基督,是从祂被刺透的肋旁产生出了天主的爱’(《天主是爱》7)。
这块位于曼萨纳莱斯河畔史前就有人类存在的土地在公元11世纪以前原为摩尔人要塞,后来被莱昂和卡斯蒂利亚的国王阿丰索六世征服。
打倒自己并非自杀之谓,因为自私原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不先铲除此一自私的劣根性,革命的前途势必障碍重重。(同上,135页)
这人类的呐喊与天主的回应的交织,是解读全部救恩史的关键。最后,教宗指出,圣咏作者为我们展示了充满信心和安慰的祈求。受迫害的义人在耶稣内找到了自己的满全。
在可考证的数据中人类最早的祭献,应该算是加音与埃布尔尔的祭献,虽然没有提到祭台,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必定有一个地方来献祭,最有可能的便是一块石头上(祭台的雏型)慢慢的演变为在殉道圣人的坟墓上,如宗徒之长伯多禄及外邦人的宗徒保禄等
谈到耶稣的祈祷,教宗说:耶稣在祈祷中与天父保持不断的往来,目的是要彻底实现天主爱人类的计划。教宗勉励信友们以耶稣为榜样,与天主密切交谈。
除了人类生命的代价外,战争已经彻底摧毁了在伊拉克的基督徒社区。 在十二月十五日的博客帖子上,洛奇维塔指出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表明,超过470万伊拉克人逃离了他们的家园。
教宗解释:「在耶稣的手和痲疯病人的接触中,天主和人类不洁之间,神圣和它的对立之间的所有障碍都被推捯,不是为否认罪恶和负面力量,而是为彰显天主的爱比任何的罪恶更强,甚至是最具传染性和可怕的。
所以,大地参与了人类命运,大地仰赖的不再只是天主的创造――完全向生命开放,而是成为死亡这无情命运的记号。
教宗说:科学至上和见成效的逻辑在今天似乎主导着人类不育和生育领域,也限制了许多其它研究领域。 教会要关心不育夫妻的痛苦,照顾他们,也正是基于这一理由,要鼓励这方面的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