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通过学习英语,神父、修女们不仅能学会聆听更多的分享,而且能善用“爱的工具”,将天主的爱传给更多的人。(张多默)徐州教会过节不忘困难户本报讯中秋节前,徐州圣心堂的神长教友过节不忘教友中的困难户。
她不仅为穷人和孤独者提供衣食住处;不仅为病人和遭难者提供医疗服务,还给这些人带去爱心和尊严!她立志要服务穷人,所以先变成了穷人,穿上穷人的衣服,一头扎进贫民窟、难民营和传染病人之中。
我们常说:“经受磨难的考验正是天主的特恩”,不也来自这个信念吗?有些人不信神,他们说世上没有造物主,也没有救世主,人死后也无所谓天堂,无所谓地狱。
在市区工作多年的葛文秀教友说:“过年过节不回去可以,但追思已亡瞻礼必须回去,这已是不成规矩的规矩了。”
神父当面告诫:“婚配是一件圣事,不好好预备想领就领吗?想求得天主的降福,必须尽好教友本分,学经言要理,进堂办告解、守规诫才行,绝不讲情面。”
年轻的修女,希望你常步武历代圣人的芳踪,学习老一辈修女的德表,以他们的克苦、节俭、谦逊、朴素的嘉言懿行为楷模,激励自己,作为内修的动力,永远不松懈地为自己的神圣目标———传福音、救人灵奋斗终身。
可每当我们夸小姨时,小姨总会说:“我是一个得了不治之症的人,时间对于我来说不多了,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多为教会做点儿事……”小姨每天都是怀着这个信念去生活的。
但是我们教友都知道“圣母院”是指修院,门禁森严,不对外开放,不像大教堂那样,任人参观瞻仰。
媳妇不但不体贴不领情,还说:“你家孩子,你不带谁带?”
因此,我们也不应有区域性的分别,如市内市外,省内省外,国内国外之别。因为我们同为天主的子女,都是耶稣基督至圣宝血所赎,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着教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