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类NGO是宗教团体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就佛教而言,目前各地有条件的佛协与寺院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功德会或基金会,从事慈善事业。就道教而言,也有成功建立宗教类NGO提供社会服务的例证。
社会与宗教,物质与精神或是外在与内在两个层面的和谐或者是平衡,会直接的影响每个国家、公民的社会福利事业。
连这些创始者都未曾想过,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萌生的教育经验,二十年后竟然发展成「一种新的文化,诗情画意地居住在这片大地上」,如同贺德林(Hölderlin)以前教导我们的那样。
举例来说,从改革宗教会团体那里,我们可以学到天主圣言是教会生活的核心;东正教会可以教导我们众议精神和主教集体领导;天主教会则能在大公运动里凸显教会的普世性。
倘若出于不可抗拒之因素,也就是两位得主无法亲临现场,导致颁奖典礼不得不取消,那么2020年的奖项依然会授予,但是今年的获奖人将会受邀与明年、2021年的获奖人一同出席并领受证书」。
越是珍贵的东西,人就越会高度重视,严加看管精心守护,但由实际情况看,很多教友却并不重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灵魂超性生命。而所追求的往往只是眼前的暂时的现世物质利益。
同样,透过具体的的选择、行动、交流和态度,去表达信德和爱德时,也可以体验祂的临在。这一切人性的行动都有限的,也是不完美的,但,因为天主子成为人,它们同时也是神圣的,因为能表达天主的临在和爱。
的确,靠办福传班、避静班、圣经学习班、善会会长培训班等多种类型的学习班,对教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大家以言以行(文字传媒与爱德行为)默契地见证信仰,服务社会人群。
德国图宾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张可创教授在演讲中,总结了利玛窦神父的精神和行为对现代的福传工作的七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