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邻居范瑞玲说:“教友们的善表让我感动,我现在虽然还没有领洗,但我相信天主,经我联系,神父已经给我的父母授洗,我想这是对老人最好的孝敬。我正在劝婆婆和公公领洗,当然我自己也要领洗。”
另一方面,对天主的爱不仅是因天主爱了我们,而且是因他内在的“真、善、美”是人类本性的归向和希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信念和力量。
历尽各种难以忍受的痛苦,他流着泪诉说:“我一生为教会做了许多事,早、晚祷从未缺过,只要有条件我一直参与圣祭,自问热爱天主,恭敬圣母,而我苦苦求主让我病好,可是……”他最后在亲人的帮助下安死善终了,但他的思想问题仍未好好解决
第二天星期一,他本该为圣母去送证据,但助人善终是要紧,他只得起去教堂,又路过山脚下,恰好这山正处在去教堂和主教府的交叉口处,他怕圣母看见,急忙绕向通往教堂的路,哪知圣母正好从山上下来,拦住他说:“你去哪里
每临教会传真道,常向圣台解善由。首念天主恩似海,再怀恩师导如舟。家人作盾暖寒夜,保禄为灯照远眸。汗水凝功收硕果,愿倾余热续鸿庥。
政治、社会、经济界的人士应该促成一个以正义和关怀为基础的不同的经济制度。保障每一个人都能有工作。并且以创造力和关怀来解决失业问题。
另外,週会中邀请慈幼会林仲伟神父忆述如何从办寄宿学校的工作中,体验「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歷程;并从教宗方济各的行实中,明白每个人都可以从生活细节学习履行爱德的工作。
教宗提到家人昔日已教导他要爱惜食物,他指食物「以某种方式参与了人类生命的神圣,因此不能把食物仅仅当作商品。
世界上没有一种罪行必须以死刑来偿还。杀死一名囚犯并不能伸张正义,因为真正的正义是为每个人提供赎罪的机会。教宗方济各从各个角度驳斥了一个法治国家诉诸死刑的做法,渴望一个没有死刑的世界。
这个为准备教友善度复活节而设的时期称为封斋期,当时较为消极,强调个人要严厉守斋,多做克己补赎为免除罪罚,躲避地狱之苦,得升天堂享福,在梵二之后,教会已经将这个时期称为四旬期,恢复它原来的精神,就是整个教会-包括慕道者和教友,一齐以慕道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