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失去,其实是很多人不愿面对的一件事情,尤其对所爱的人的失去,大家每次提到的时候总是哀伤多于喜乐的感受。本人更是如此,总想以喜乐和满足感压制心中的哀伤,因为很不愿意面对这份哀伤。
这里说一个大家又熟悉而又陌生的人,这个人就是窦燕山。妇孺皆知的《三字经》里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内容。但是窦燕山究竟是个什么人?恐怕知道的人不多。窦燕山是五代时燕山人,名叫窦禹钧。
第二篇的主题探讨十字架为万世万代的人意味着什么,不仅为基督信徒,也为全人类的得救意味着什么。霍恩神父表示,这个问题本身既有趣味,也吸引人。
你们不可与此世同化,反而应以更新的心思变化自己,为使你们能辨别什么是天主的旨意,什么是善事,什么是悦乐天主的事,什么是成全的事。以此内容作为这次培训的主题。
我领着大家到了修院禁地的门口,我的心跳得很厉害,还以为自己会魂归天国呢!唉!想到从此一别犹如永诀!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只有亲历其境的人才能理解呀!
教宗方济各在弥撒讲道中谈到基督徒受召为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所调制的味道。教宗说,上主赐予我们的盐是信德、望德和爱德的盐。但是我们要小心谨慎,不使这盐变得无味,失去它的效力。
不禁反思,我们自己的历史为何需要假以人手才能获悉?
(则34:1)耶稣是善牧,他来世的目的是为寻找、拯救那迷失的人。从创世以来,人类就不断迷失。自原祖吃了禁果迷失以后,天主就开始不停地以慈父的爱心亲自寻找迷失的人类,深情地呼唤:亚当,你在哪里?
教宗表示,在教会中行使司法职权的人,不能以盖盖橡皮图章这种不在乎的态度做这项工作。要是涉及到如婚姻无效这样复杂微妙的诉讼案件时,就更不能玩忽职守。
教外人只要信天主是造天地万物,是真神,就可以给人家授洗,领洗后他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天主教徒就行了。当代人均有文化,发给他们一些书,让他自己去钻研、提高。慕道期尽可能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