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又蒙天主启示,转往加利肋亚的纳匝肋,定居在那里。上述所发生的事,讲话的依旧是上主,但践行的仍然是若瑟,而若瑟的行事又是这具有关键性,以致他如果有半点差错的话,新的救恩史都可能因而改写。
弥撒结束时,教宗在圣家像前诵念一段祷文,他说:纳匝肋圣家,请赐予我们透彻的目光,好能认出天主圣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工程,把我们的家庭变成小小的家庭教会,更新我们成圣的渴望,支持我们在工作、教育、聆听、相互理解和宽恕上所遇的有益劳苦
龙基神父指明,耶稣复活了;祂是生命的天主,祂关切玛达肋纳的悲伤。
我将你们托付於纳匝肋的玛利亚,一名与你们相似的少女,天主曾慈爱地垂顾她。愿纳匝肋的玛利亚牵着你们的手,带领你们走向全然慷慨回应『我在这里』的喜乐(参:路一38)。」
献主节也被东方教会称为相遇庆典,将重点放在西默盎和女先知亚纳在圣殿中与主相遇的事迹上。
对那些以义人自居和‘忠实’於礼节规则者而言,这贺三纳的喜乐令他们不舒适,觉得荒谬和反感。那些在世人的悲伤、痛苦和不幸面前无动於衷的人也对这喜乐感到厌烦。
安纳托利亚宗座代牧保禄‧比泽蒂主教根据土耳其教会的经验,解读了《玛窦福音》关于贤士来朝的章节。远方人已经变得亲近,而一些近人却保持冷漠。今天有人从东方来寻找基督,他们或许只在网上或书上看到这个消息。
纳匝肋圣家就是一个典范,这个家庭完全乐于接受天主的旨意。在这个家庭中,耶稣、玛利亚和若瑟都以各自且“和谐一致”的方式回应了天主的旨意,他们彼此帮助来发现这个旨意。
雷纳托·基耶拉神父(梵蒂冈新闻网)“我们在巴西正面对一个非常艰困的时刻,基本价值陷于危机。我们在失去爱的能力”。
教宗在讲道时勉励婴孩的父母亲以纳匝肋圣家为纯朴、和谐家庭的模范。弥撒后,教宗又照例举行了主日念三钟经活动。这台庆祝耶稣受洗节的弥撒,在美丽的西斯定圣堂中,在13名婴孩柔弱的哭啼声的陪伴下进行。